首页 标签

自我调养 秋季养生重在防燥

“燥”是秋季最易伤人致病的邪气,秋季干燥的天气使人体水分迅速流失,容易使人感到口鼻干燥、咽炎复发、大便秘结、皮肤干甚至皲裂,鼻黏膜也会因...

养生秘方 2025-09-28 0 2287

傅青主生化汤要重腹诊 生化汤要善加减

傅山,字青主,号公他,山西曲阳县人,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学家。在医学上的成就尤以妇科见长。《傅青主女科》一书,为其代表著作。其论治妇科经、带、胎、产诸证发明颇多。...

秘方方剂 2025-09-28 0 2755

控制血压 防控任重道远

近日,记者就高血压的话题采访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专家们,听他们剖析高血压所带来的种种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高血压可...

精品偏方 2025-09-28 0 2116

冬至养生 重在养阴补阳

今年的12月22日是冬至。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当天,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大家纷纷庆贺这一天的到来。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

养生秘方 2025-09-28 0 1086

流派是中医人才成长的重要土壤

●中医学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各个流派发展的历史。“一源多流、流派纷呈”是中医临床与学术传承创新的基本特征,是贯穿于中医发展史的一个突出现象...

养生秘方 2025-09-28 0 1781

防褥疮四点很重要

夏季,长期卧床病人极易出现褥疮,因此做好各种护理十分重要。1.避免局部长期受压。鼓励或协助患者经常变换卧位,2~3小时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的动作,按医生的要...

养生秘方 2025-09-28 0 2793

养生的误区 重法轻道重术轻理

当今社会,人们对养生的关注愈来愈强。不同媒体、不同形式的养生宣传令人目不暇接,声势浩大、数量众多的养生书籍充斥图书市场,名目繁多、千奇百怪的养生类产品几近泛滥。...

养生秘方 2025-09-28 0 2214

眩晕之气血亏虚重用葛根

葛根为多年生豆科藤本药食用两用植物,盛产于我国南方山区。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常与我国北方出产的人参相提并论,素有 “南葛北参”...

精品偏方 2025-09-28 0 921

信心+想象能助抗重病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开玩笑,把一个人双手和双脚捆起来,蒙住双眼,并把他抬到废弃的铁轨上。这时,邻近的铁轨上正好有一列火车呼啸而过。过了一会儿,发现这个人已经死了...

养生秘方 2025-09-28 0 3511

全国中医医政工作要重点关注什么

2015年全国中医医政工作要重点关注什么?3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召开的2015年全国中医医政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

养生秘方 2025-09-28 0 1718

论述“后重” 证的中医药治疗

“后重” 是指便时窘迫、 排出不畅, 便后肛门部 坠胀不适、 排便不尽感的临床表现。时常首发于痢 疾、 溃疡性结肠炎、 放射性直肠炎、 ...

精品偏方 2025-09-27 0 1467

重度顽固痤疮 三阳合病中药方治

李明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传承人,四川省第四、五批名中医,临床擅用经方治疗内、外、妇、儿疾病。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受...

精品偏方 2025-09-27 0 1643

中医看口味轻重与健康

时下,“重口味”经常成为朋友之间互相戏谑的调侃之词。可在中医看来,口味轻重可不能随意开玩笑。根据中医五行学说,酸、辛、苦、甘、咸五种味道...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1056

重视病人的自我感觉

病人自己的感觉是临床症状的一部分,有时甚至是主要的部分,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应当引起充分重视。这里介绍清代名医王孟英一个与“感觉”有关的名医...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2399

寒冷刺激易加重颈椎病

进入冬季,天气转寒,因颈椎病就诊的群众也随之增加。实际上,近年来颈椎病呈现出发病率上升、患者低龄化两个特点。以前该病被看成是老年病,但随着电脑的普及,再加上看书...

精品偏方 2025-09-27 0 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