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理论

太极拳养生理论溯源

“养生”一词,据查最早见诸《庄子》内篇。《吕氏春秋·节丧》也有明确记载:“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r...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708

王居易经络医学 介绍其选经理论

选择表里经作为治疗经脉,分为阳病取阴、阴病取阳和阴阳经并取三种。当阳经反应的症候出现虚弱或寒证的表现,或者阳经本身经络反应出现虚弱或寒证的现象,取相表里的阴经治...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56

药过病所与适其至所理论探微

中医学素有 “医家不传之秘在量不在方” 之名 论, 而且中医学临床中很多情况也确为药量把握不当 而导致的疗效欠佳。 因此, 探讨中医学量...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300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中心析疑

卫气营血辨证是中医学辨证理论系统的重要内容,这一辨证理论系统历史悠久,使用广泛。作为辨证理论系统中的一种,卫气营血辨证具有其特异性,其间的卫气营血阶段医治准则,...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932

甘肃名中医谈古代养生理论精华

自古以来,养生之道素为百姓所重 视。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段历史时期, 我国在学术思想方面出现了“百家争 鸣”的局面,中医养生学也相应兴起,...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646

贾海忠谈纬脉理论

贾海忠,中日友好医院原主任医师、特需门诊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评为“首都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被国家中医药...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614

毛德西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临床

读书的目的是临证,是为病人解决痛苦。因此,读书的同时一定要多临证,不断提高疗效。中医的优势在疗效,疗效才是硬道理。关于如何临证和提高疗效,毛德西提出了&ldqu...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353

中医针灸以“人与天地相应”为理论基础

针刺疗法在历史的长河中诞生出了许多不同的治疗体系,如被应用日久的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皮肤针疗法,又如后来出现的平衡针、五行针灸、腹针疗法等。这些不同的针刺体系帮...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402

针灸疗效的气球理论

二〇一七年七月七日至九日,美国资深皮肤病理学家、著名针灸理论家和临床家李永明博士受美国中医学院邀请来到明尼苏达为美国中医学院的博士班开讲,主讲内容是针灸理论和中...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658

食疗药膳选用遵循理论

药膳有别于普通饮食,应用时须注意食疗中药的性味、药膳的宜忌、选料与加工、烹调技术等,并要掌握药膳应用的基本原则。  1.注重整体,辨证施食。一般来讲,温性、热性...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926

“轻药”“轻剂”理论

叶天士为清代著名医家,继往开来,融会贯通,在中医学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继承完善温病学说;明晰脾胃分治,倡导胃阴学说;阐发奇经理论,丰富...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419

对奇经八脉理论的认识 临床应用与创新

奇经八脉理论是中医理论中一个独立、完整的辨证论治方法,肇始于自《黄帝内经》《难经》,到李时珍《奇经八脉考》日臻完善;后世医家如张锡纯、叶天士等,不断进行充实和完...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318

中医气陷理论

浅论气陷理论及临床意义气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也是生命的基本条件, 气的运动形式有升降出入,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关 键。气的运动失常主要有气滞、气逆、气陷、气 闭、气脱...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661

《内经》理论建构的奉献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于《史记》(公元前91年末~90年头)之后,《七略》(公元前6年)之前,全书首要是以黄帝与岐伯等6位属臣问对办法,探讨了医药学常...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672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三种路径

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路径很多,但总得来说不外理论研究、临床总结、实验研究三种路径,其中每一种路径中都包含着多学科研究的思想与方法。  理论研究,一方面是以古代文献...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703

阴阳四时 阐述的中医学理论

据相关传说的记载,中医药的产生,似可上推到原始的渔猎社会。《帝王世纪》谓伏羲氏尝百药而制九针。羲者,牺也,所谓伏羲氏,殆指渔猎业初成的那个时代。但是,关于神农尝...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645

评新书《中医感应、术数理论钩沉》

研究古人必须神接古人,了解古人思维的基点,感应、术数之学就正是其中的核心,而在感应、术数之学的指导下,一些至今仍是费解的中医难题,我等亦可洞见机关。 卓廉士教...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980

“风入脏腑”病机理论探讨

《黄帝内经太素·诸风数变》记载: “风入于脏 腑之内为病, 遂名脏腑之风” , 描述了外风由表入里, 伏藏于脏腑, 伺机而...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