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理论

中医膜腠三焦理论的内涵

•三焦、腠理、膜原三者互通互会,共同组成“膜腠-三焦”系统,而该系统是联络脏腑组织、沟通表里上下的枢纽,也是气机升降、津液布散...

养生秘方 2025-09-29 0 1214

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平衡理论

2017年6月5日,笔者在本报4版撰文阐述了韦以宗教授发现的脊柱圆运动规律及其对防治脊柱劳损病的重要意义,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现将韦以宗创立的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平...

精品偏方 2025-09-29 0 2052

中医理论研究方法论现状及策略

一个研究传统通常包含着本体论预设和方法论规则两个核心要素[1]。中医学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自然哲学思想, 具有独特的本体论预设和方法论规则。理解和把握中医学理...

养生秘方 2025-09-29 0 2760

中医理论特别强调“痰”的影响

身体健康、百病不生是每个人的追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找到一个从未生过病的人。导致人们生病的因素有很多,中医理论却特别强调“痰”的影...

养生秘方 2025-09-29 0 3030

“脾主肌肉”的理论探讨及其临床意义

肾主先天,先天不足则肾精亏; 精血同源,肝 藏血,肝肾同源,精血不足则肌肉筋脉失养而出现 肌肉软弱无力,肾中元气不足则活动缺乏耐力,出 现劳则肌肉无力加重。脾为...

养生秘方 2025-09-29 0 1143

黄瑾明:丰富壮医学理论体系

黄瑾明丰富了壮医学理论体系,推崇阴阳互生、三气同步、三道两路、毒虚致病等壮医理论,创新提出气血均衡学说;强调调气、解毒、补虚、祛瘀四大治则;梳理验证壮医针灸特定...

养生秘方 2025-09-29 0 1657

小儿高热 中医理论辨证论治

高热是指体温在38.5度以上而言,是一些急性病的症状之一,各种疾病都可伴随有高热的出现。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薄弱,易虚易实,若高热持续不退,往往危及患儿生命...

精品偏方 2025-09-29 0 2506

中医药文化经典理论即便是完备的

•经典理论即便是完备的,若没有每个时代的人解读,久之必然成为僵化毫无生气的玄谈。中医学生命力的强大内在驱动力在于它是开放的,绝不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在...

养生秘方 2025-09-29 0 3387

浊毒理论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路

国医大师们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他们不仅中医理论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也十分丰富,对中医临床专业人员学习借鉴有重要意义。原本四版“国医大师临证经验&rd...

精品偏方 2025-09-29 0 2192

整合伤寒温病 规范辨证理论

辨病因病机  包括致病因素与病理机制。  1.致病因素包括风、寒、暑、湿、燥、火,情志不遂,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痰饮、瘀血、结石,跌、打、扭、挫等。  2.病理...

养生秘方 2025-09-29 0 1885

《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

《伤寒论》在我国中医药学术史上是一部具有辉煌成就的中医经典著作。它继《内经》、《难经》等医学理论著作之后,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揭示出...

养生秘方 2025-09-29 0 983

陈可冀强调治疗老年痴呆理论特色和优势

陈可冀院士是我国著名老年医学家,曾著有《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文献精华》一书,系统整理了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文献,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色和优势。他认为,老年痴呆主要以虚为主...

精品偏方 2025-09-29 0 1966

系统辨证脉学重构脉学理论体系

《难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切诊作为一种重要的诊疗方法,被历代医家广泛重视,而脉诊成...

养生秘方 2025-09-29 0 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