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损谷”减少饮食摄入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张英栋认为,此中更有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皆为失“中”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张英栋对在临床中经常遇到的挑食与过食两种极端情况的思考发现,在临床中,无论成人还是儿童,在饮食方面经常呈现两极分化,有些人挑食比较严重,有些人则是超脾胃负荷地进食。医生看到的往往是病态的结果:脾胃纳差者面黄肌瘦,易内生他病,易外感,易疲乏;超负荷进食者身形肥胖,少气懒言,气血津液壅滞不畅,同样容易外感内伤。
挑食是对食物过分挑剔,甚者则成厌食,面对食物毫无食欲。挑食、厌食一般可由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或者与减肥等因素有关,这是医学层面的原因。有一种“幸存者偏差”现象不得不提,即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挑食、厌食主要发生在儿童、青少年身上,实际在成年人中也并不少见,造成这一认知的根源在于成年人自主选择食物的空间比较大,而儿童、青少年被动接受食物安排比较多,这是挑食、厌食社会层面的原因。排除前两种情况,其他则主要为个体原因所致,如生活工作压力、长期饮食偏好难以纠正等。
过食则是没有节制地进食生冷黏腻、肥甘厚味,或者单纯在进食上贪多,把脾胃变成了垃圾中转站,身体也就自然成了垃圾场。经常饱食状态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或积食,损伤脾胃,对于儿童、青少年而言则不利于生长发育。
总的来说,不知饮食真滋味,已经成为很多人面临的小困扰。张英栋介绍,挑食与过食是同一个原因出现了两个结果,看似相反,实则殊途同归,皆为身体与饮食的错位互动导致的失“中”状态,都可以用“损谷”的方法来解决。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当今社会,“科学”是各个领域的执牛耳者,是不二准绳,但放眼现实,常可看到有些人执着于“科学”近乎于偏执。比如,有些家长认为应该科学育儿,关于孩子的饮食,一律按照专家给出的科学方案执行,每天吃什么、吃多少、何时吃都要遵照教科书式的标准。为此,有些家长不惜逼迫孩子吃饭、追着孩子喂饭,让孩子对吃饭这件本来是生之本能的事情,产生了抵触情绪,把本来是内力驱动的事情变成了外力压迫才能完成的事情。
家长用自己的“科学脑”,生生切断了孩子和食物的天然链接,导致孩子要么对食物反感,日久变得瘦骨嶙峋;要么对食物来者不拒,不知饥饱,长成了“小胖墩”,就这样走向了两个极端。最后,家长们还不明所以,莫名其妙给孩子扣上“挑食”“太能吃”的帽子。这就是执着于科学,最后却远离道的例子。
在临床中,张英栋观察到既有瘦瘦的“挑食”的孩子,也有胖胖的“囫囵吞枣”的孩子,他们原本住进病房是为了治病,然而却常有意外收获。这些孩子在住院后,体重都在逐渐向“中”靠拢,瘦孩子不再挑食,体重上升、面色变红润;胖孩子不再一味索取零食,好好吃饭,“肥肉肉”不知躲到了哪里,却给长身高腾出了空间。面对这些改变,不但家长满意,孩子自己也欢快得不行。这都得益于损谷法,损谷法对于低体重儿童可以达到增重效果,对于肥胖儿童可以达到减肥效果。
张英栋说,好的疗法必然要尊重身体本能而不妄为,损谷法对体重的调节即是如此,其核心便是“令脾胃复归其自然”。挑食与过食都是和食物失去链接的表现,其治疗就是重新恢复链接,让身体与食物愉悦互动。保持吃正常食量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同时配合中医疗法,坚持多监测、少干预的原则。当然,损谷法不仅仅适用于儿童,也不一定非要配合治疗,它适用于每个脾胃失常,又渴望饮食真滋味的人。
道在食物里 道在人身上
人们常将《道德经》中“道法自然”理解为顺应大自然规律、天人合一,殊不知“自然”即万物本然。让机体恢复它本来的样子,这就是道法自然,并不是要我们去仿照自然的样子去做,而是尊重身体本身的道。每个人身上都有道,道不远人。
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就相当于一台磨,胃是入口,磨转的速度应该是和胃口食物入量相匹配的,来得少了干磨不好,来得多了壅滞也不好。因此,吃什么、吃多少、何时吃都应该体察身体的需要,而不是执行固定标准。损谷可以视为一种脾胃的休养生息,脾胃气弱不能消谷,则须损谷以复正气。从中医治疗角度看,损谷可以达到“虚者补之”和“实者泻之”的双向调节作用。我国元代儿科医家曾世荣在《活幼心书》中曾写道:“殊不知忍一分饥,胜服调脾之剂。”保持六腑通畅,肠胃洁净,则脾胃正气自倍。
此外,清代医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胃喜为补”的观点,提倡“食物自适”,即身体知道摄取什么样的食物是对自己有益的,应当尊重身体本能。这与中医狭义的补法有所不同,并非摄入滋补的食物、药物就一定能达到调养气血的作用,就好比夏天给人棉袄、冬天给人蒲扇,不需要者皆为冗余。因此,君子应“有所食有所不食”,要食胃喜神怡之物,不能吃胃厌神恶之品。疾病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向疾病学习,不是学习病态,而是根据疾病提示的身体信号,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治病的最高境界,其实是帮助每个人发现身体的“道”,纠偏复正,不要矫枉过正。
损谷与辟谷、断食的区别
损谷不同于辟谷。首先是目的不同,辟谷是道家修仙的方法,其终极目的是追求修行、羽化成仙;损谷是养生方法,人人可学可用,目的是追求身心健康。其次是方法不同,《庄子·逍遥游》记载,辟谷之人要“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此外,传统辟谷分为服气辟谷和服药辟谷。服气辟谷主要通过绝食、调整气息的方式来进行;服药辟谷则不食五谷,进食一些有延年益寿功效的中药。损谷仅仅是根据身体实际状况,适当减少饮食,同时选择有益于身心的食物帮助脾胃恢复其本然。
损谷不同于断食疗法。近年来断食疗法在很多国家逐渐盛行,其理论根基在于断食可以治疗很多代谢性疾病,如日本就有数千家“断食寮”。然而,一方面,断食疗法除了要求人断食之外,还要保证每日用冷水擦拭全身,不能洗温水澡,同时还要服用缓泻剂促进排便,这些要求本身就是违背养生常识的;另一方面,断食疗法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调动身体自身的疗愈能力,缺乏和身体的互动式“链接”,过于机械。
人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是人展开社交的一面,常伴随压力和焦虑,也常掩盖身体的真实需求。在饮食方面,不要听“头脑”告诉你喜欢吃什么,也不要看“偏好”告诉你喜欢吃什么,而是身体和心神告诉你真正需要吃什么。把吃,变成一件极为纯粹的事,在吃这件事上,释放自然属性,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身体就会少生疾病。
在如今丰衣足食的生活环境中,人们更加追求生命的质量。养生的方式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难以抉择,难免“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时不妨静下心来,让身体复归自然,呈现其本来的样子,身体知道答案。(孙学达)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9116.html

相关推荐

益气温阳中成药治疗变应性鼻炎

两组各60例。治疗组肾阳虚轻证用肾气丸(《金匮要略》方,含干地黄、山茱萸、山药、附子、桂枝等);重证用十全大补丸(含上方成分,加鹿茸、五味子。均用10克,每天3...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848

治疗外感咳嗽方法 典型病例体会

运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治疗276例,其中男90例,女 186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8个月,最短5天,平均...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1842

调养肝脏 保持体内萌生的阳气

春季时体内的肝胆经脉旺盛活跃,若能在此时好好调养肝脏,便可以增强免疫力,让身体一年365天都维持在最佳状态。中医里所说的“肝”,包括了肝...

养生秘方 2025-10-30 0 2863

从肝论治胃病体会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大凡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因七情失和,情志不畅所致者居多。病机多为肝气郁结,肝胃不和。病情反复发作,日久可导致脾胃虚弱,脾虚不能...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3539

黄柏膏治疗黄柏膏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黄柏膏的秘方制作方法,黄柏膏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黄柏膏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黄柏1两,绿豆1两半,甘草4两(生...

VIP秘方 2025-10-30 0 164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