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养生,在脚低上下功夫

脚底部存在着各脏器的反射区,某些脏器发生病变后,可以在其反射区上反应出来。按摩和刺激相应的反射区,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目的。脚底养生法有两个特点:一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实行,按压、揉搓和敲击的方法很容易掌握,费时不多,场地不限。二是以中医的理论和诊治经验为基础,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如下:

1.敲击脚底:每天晚上睡觉前用拳头敲击脚底,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使内脏功能加强,恢复精力。方法:以脚掌为中心,有节奏地进行以稍有疼痛感为度。每只脚100次左右,不可用力过度。

2.双脚晃动:全身血液循环不佳,就会发生内脏失调的现象,出现头疼,食欲不振等征兆。简单的脚局部刺激便可促进血液循环。仰卧在床,先让双脚在空中晃动然后像踏自行车一样让双脚旋转。只要持续5~6分钟,全身血液循环就会得以改善。冬天怕冷的人如果实行此法,就会感到全身温暖,有助于改善睡眠。

3.赤脚行走:此法最大的优点是使掌心获得锻炼的机会。脚掌心是保持人体平衡的重要部位,身体健康的人都具有结实的脚掌心。行走时尽可能让脚掌心得到刺激也可尝试走卵石路。让5趾分离运动也是赤脚行走的一大优点。为了身体的健康,在家中尽可能让双脚从鞋袜中解敢出来,实行赤脚行走。

4.脚底光浴:日光浴是增进身体健康的自然疗法。让有“第二心脏”之称的脚底接受阳光浴,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太阳中的紫外线刺激脚底,可促进全身新陈代谢,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实行脚底日光浴的人,夏天不易中暑,一年四季不易感冒。

5.脚底按摩:失眠时可以让双脚合拢起来相互摩擦,使血液循环畅通。待脚部感到温暖,便可以在短时间内酣然入睡。方法:仰卧在床上,抬起双脚用力相互摩擦,如果双手也同时进行摩擦效果更好。只要用力摩擦20次左右,脚部就会感到温暖,睡意也就光临了。

6.揉搓脚趾:揉搓脚趾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可以用双手抓住双脚的大趾做圆周揉搓运动,每天揉搓数次,每次2—3分钟。也可用手做圆周运动来揉搓小趾外侧,由于计算能力是与小脑相关的,而小趾又是小脑的反射区,故而揉搓小趾有助于增强计算能力。

7.按压脚跟: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容易形成驼背。纠正这种姿势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刺激脚后跟。背部之所以弯曲,是由于支持内脏重量的脊梁双侧的肌肉变得衰弱,只有刺激脊椎双侧的肌肉,才能使背部挺拔起采。脊椎双侧的肌肉通过膀胱经与脚后跟相联接。刺激脚后跟可以纠正驼背的姿态。方法:用手指强烈按压脚后跟,到感到疼痛为止。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9054.html

相关推荐

麦粒灸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关玲教授

关玲,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非药物疗法分会会长,解放军中医药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耳针、...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1435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3

古老的养生方式 膏方进补

膏方进补是我国古老的养生方式,在我国有近两千年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膏方记载。现代膏方以其确切效果、方便食用而越来越受到忙碌、压力大的现代人的欢迎,开展膏...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013

立冬食疗养生

俗语说“立冬不吃饺,冻坏两只耳。”每逢立冬,北方的家家户户都要吃好吃的南瓜馅饺子。人们很看中二十四节气,“节”者...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334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6

冬瓜外治敷贴痈疽无 养胃生津治胀满

利便止渴消热毒,心火脾火皆能除。养胃生津治胀满,外治敷贴痈疽无。冬瓜不仅价廉,也是很多人家中常备的蔬菜,其利水功效被常人所熟知,然而冬瓜的功效远不止利水。治疗腹...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9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