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鼻渊的中医辨证疗法

鼻渊是以鼻流浊涕、鼻塞、嗅觉减退,头痛为特征的病证,又称脑漏。为一种鼻科常见多发病。西医称为急、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中医通过辨证施治也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1.风热袭肺症见鼻涕黄浊、味臭,鼻塞时作,嗅觉减退,头额胀痛,发热恶寒,咳嗽痰黄,咽干,苔薄黄。治宜疏风清热、芳香通窍。主选方剂为苍耳子散 (苍耳子、辛夷、白芷、川芎、黄芩、薄荷、川贝母或浙贝母、淡豆豉、菊花、什草),还可选加黄芩、金银花、菊花、葛根、连翘等。随证加减:头巅顶痛者加藁本;前额眉棱骨痛者加蔓荆子;后枕及颈项痛者加葛根;双侧太阳穴痛,加柴胡;痰多者加杏仁、瓜蒌等。中成药可选:鼻渊通窍颗粒或防芷鼻炎片。

2.脾经湿热症见涕黄浊、量多、味臭,鼻塞重,嗅觉差,鼻窍黏膜红肿,头胀痛,肢体困倦,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尿溲黄赤,舌红苔黄腻。治宜清脾泻热、利湿祛浊。可选方剂为甘露消毒丹 (飞滑石、绵茵陈、淡黄芩、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随症加减:涕黄浊量多者,加车前子、鱼腥草以清热解毒利湿。

3.胆腑郁热症见鼻流浊涕、色黄而臭,鼻塞不通,不闻香臭,头晕头胀、咽干口苦,耳鸣目眩,两肋胀痛,舌红,苔黄。治宜清泄胆热、利湿通窍。方药选用胆香鼻炎片或鼻渊舒口服液。涕黄稠者,加服龙胆泻肝丸。

4.脾气虚弱症见涕或白或黄,黏且量多、无臭味,鼻塞重,嗅觉差,鼻窍黏膜淡红肿胀,肢倦乏力,面色萎黄,食少纳差,腹胀便溏,舌质淡、苔薄白。治宜健脾益气、清利湿浊。方药可选用补中益气丸。随证加减:湿重者,补中益气丸改汤剂加川木通、泽泻;鼻塞重者加苍耳子、辛夷、石菖蒲;涕黄浊量多者加黄连、黄芩、车前草等,以清热利湿。

5.肺气虚寒症见鼻涕量多、黏白无臭味,鼻塞或轻或重,曰久不愈,遇风冷加重,自汗恶风,气短乏力,舌淡、苔薄白。治宜温补肺气、疏散风寒。方用温肺止流丹 (人参、荆芥、细辛、诃子、桔梗、鱼脑骨、甘草、胡桃肉、肉苁蓉、金樱子、蛤蚧)。体虚易感冒者加服玉屏风散颗粒。

提示:患此病的患者应适当休息,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以免诱发或加重鼻渊;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尤戒除烟酒;多饮开水;清洁鼻腔,去除积留的涕液,以利窦内液体排出;擤鼻切勿过猛,方法要得当,防止引发中耳炎。 (张兴)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6949.html

相关推荐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慢性肾病伴发发热 中医辨证方药

慢性肾病,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患者,如果伴发发热,治疗较为棘手,而根据中医辨证理念,同病异治,处以不同的方药,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案1朱某,男,...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901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风采录

编者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至今已涵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7个县。普查队员们不畏工作艰难辛苦,将工作激情和感受通过咏赞百草、歌颂伙计、...

养生秘方 2025-10-25 0 1866

乳痈促进脓毒消散 中医外治方

外治方成脓期应及时切排引流,溃后除引流外,还应外敷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中药,以促进脓收病愈。郁乳期及早使用外治方,可促进脓毒消散。1.中成药外治方①金黄散:金黄散...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208

中医药治疗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不愈。其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溏稀,常伴有脓、血、黏液和阵发性腹痛。脾胃虚弱型:大便溏稀,肠鸣浮肿,饮...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11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