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春天易外感 解表药膳




春天天气多变,人易外感,初起及调护可借助解表药膳帮助恢复健康。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膳,谓之解表药膳。




当外邪(风、寒、暑、湿、燥、火)侵犯人体时,首先伤害皮毛、肌肉、经络等人体的浅表部位,外感病的初期,正气未伤,邪气轻浅,属于表证。可用解表发汗之法,祛邪外出,防止病邪深入,使病早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对汗法早有论述。在中医治疗“八法”中也列在首位。




外感表证的临床表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苔白脉浮。邪犯肌表,分为风寒、风热两类。




解表药膳通过发汗与宣散作用,祛除表邪,治疗外感。此外多种传染病、呼吸道感染、疱疹的初起阶段,均属表证范围,也可使用解表药膳。解表药膳包括发散风寒药膳与发散风热药膳。




发散风寒药膳




风寒表证的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口淡不渴,舌苔薄白。




发散风寒药膳的药性偏温,具有较强的发汗作用,体虚多汗者慎用。




葱豉粥




组成:葱白一握,淡豆豉30克,粳米60克。




作用:发汗解表。




做法:将上述三种共同煮粥,服食。




适用人群:用于风寒感冒。




神仙粥




组成:生姜3~6克,连须葱白5~7茎,糯米30~60克,米醋10~15毫升。




作用:发散风寒,温中和胃。




做法:将淘洗的糯米、生姜放入砂锅内煮一、二沸,再放人葱白,待粥将成时,再加入米醋,稍煮即可。




适用人群: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喷嚏不止、咳嗽以及胃寒呕吐,不思饮食。




发散风热药膳




风热感冒或温热病初起的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昏、头痛、目赤、咽痛、咳嗽、口微渴、脉浮数。




发散风热药膳作用较为缓和。也适用于小儿麻疹初起、疹出不畅者。




桑菊薄竹饮




组成:桑叶10克,竹叶15~30克,菊花10克,芦根10克,薄荷6克。




作用:疏散风热,清热生津。




做法:将上五味药洗净,放人茶壶内,用水浸泡10分钟,代茶饮。




适用人群: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目赤、咽痛、口渴、心烦、舌红苔黄。




芫荽发疹饮




组成:芫荽60克,荸荠40克,胡萝卜90克。




作用:透疹、清热、止渴。




做法:将上三味加水1200毫升,煎至500毫升,分次温饮。




适用人群:用于小儿疹初起、疹出未畅、症见发热、恶风、喷嚏、口渴。(中国药膳研究会)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2789.html

相关推荐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乳腺增生外治有招

药物:天麻适量。取穴:神阙穴(肚脐)。方法:将买来成块的天麻打成粉,每次取适量的天麻粉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点评:天麻...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236

药补三告诫 药补常用四法

药补既是一种保健方法,也是一种治病手段,主要适用于出现各种虚弱症状的疾病患者和因身体虚弱而采用食补未能奏效的亚健康人群。药补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症,关键在于因人...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58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