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大暑节气 中医长夏养生重在于脾

中医养生之道强调“顺其自然,和与四时”。自然界万物生发、滋长、收敛、闭藏规律,必需适应四季的阴阳变化。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万物的起点与终点,是生死的根本。所以人类养生的根本,也必需顺应四季阴阳变化的基本规律。顺应四季阴阳变化规律,人体内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才能正常,倘若背道而驰,必然会发生疾病,乃至死亡。“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和于术数,不妄劳作……”则人过百岁而不衰,即“天人合一”养生之根本所在。

然而,人类不同于其它万物之处,在于生活过程中必然有七情变化,为了生存经常会有违于自然规律,必然会出现脏腑功能的偏盛偏衰。医生的职责就在于适时帮助患者,调整阴阳和脏腑功能,使其适应季节变化,预防疾病,保证健康。

实值“大暑”节气,属于中医所讲 “长夏”季节。中医认为:长夏养生,重在于脾。中医理论认为,长夏季节在脏为脾,五行属土。脾脏的特点是“喜燥而恶湿”。长夏是湿热多雨季节,从中医学角度来讲,湿和热都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六邪之一,“湿气通于脾”,所以长夏是脾脏保健和养治的重要时期。

人类生存,要靠饮食物的摄入、消化和吸收,这是脾胃的主要功能。中医理论认为:脾主运化,是“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胃功能正常与否,是保证人体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

长夏季节,脾易被湿困。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尤其是脾阳。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湿气伤扰,则会导致脾气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久之出现气血化生乏源,在内会导致其他脏腑功能低下,在外则易被外邪侵犯。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更易发生反复感冒、咳嗽等疾病。另外,脾脏升清降浊功能减弱,便会出现乏力、消瘦、大便不调、烦躁等症,都直接或间接与湿热内侵、脾胃功能呆滞、消化吸收不足有关。因此,长夏期间在养生方面,要以健脾护脾为主,也正是中医理论中的“四季脾旺不受邪”的机理所在。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8405.html

相关推荐

防止老人耳聋饮食调节重要

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下降,该病与全身机体功能衰退、内耳耳蜗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如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节,对保护听神经功能,预防...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31

诱发气恼 中医把这叫做肝气犯胃

生命在于运动,这已经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并认同的了,但有很多人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天天坚持锻炼的人怎么还会得一些本来以为不会得的病呢?我有一个病人,是一个武术...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21

讲述了刘渡舟一生的治学精华

文/刘渡舟 ⊙ 编辑/蔡仲逊编者按:刘老谦虚地用了点滴一词,实则这篇文章讲述了刘老一生的治学精华,完全干货。无论初学中医的学子还是临证几十年的医生,都能从中大受...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05

急性支气管炎中医饮食疗法偏方大全

【病因与症状】急性气管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及理化刺激或过敏反应所引起的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受凉和过度疲劳可降低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故可诱发急性气管炎。急性气管炎...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5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