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中医春天不仅要养肝也要养胆

  中医认为,春天是养肝的好时节,而俗语中又有“肝胆相照”的说法。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外科医师张洪昌介绍,由于二者间的“亲密关系”,所以春天不仅要养肝,也要养胆。

  

  “子时”前入眠
“惊蜇”起床

  养肝,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不熬夜,最晚别超过“子初”(23时)入睡,以保证胆经在最活跃的子时(23:00~1:00)以及肝经在最活跃的丑时(1:00~3:00)开始修复。夜晚是人体滋阴潜阳,进行睡补的最佳时段。肝血的净化、再生,胆汁的新陈代谢都需要在这个时段完成。

  《黄帝内经》中指出“十一脏腑取决于胆”,可见胆的重要性。而脏腑取决于胆的哪方面?医生表示,是升发之机。因为,胆经最活跃的时间是“子时”,正是天地阳气初升的时候,如果这时不睡,不仅无法滋养肝胆的阳气,还会耗伤阳气。

  “春气与肝气相通”,春主升发,“惊蜇”
指的是每日凌晨的5时,这时如果仍在卧睡,由于体内的气血较旺,筋脉就容易受到压迫。所以,平时如果起得太晚,很多人会觉得腰酸背痛,整天没精打采,甚至郁郁不乐。即使睡眠不足,也最好5时起床,可以打坐或在室内走一走,以升发体内阳气,困时再睡个回笼觉。

  

  晨起拍胆经
夜晚少折腾

  养护肝胆,除了应时的睡眠,还有一个“法宝”便是每天沿着双腿的外侧敲打胆经。

  胆经是沿着体侧从头到脚的一条阳经,胆为少阳之气,相当于体内初升的太阳。敲打胆经,应选择清晨或上午,而且不宜过度敲打。夜晚属阴,如果晚上敲打胆经,会使胆内生成阳气,令人亢奋而难以入睡。所以,通常21或22时入睡的人,晚上敲打胆经,除了入睡慢外,还会习惯性地在“子时”或“丑时”突然醒来,这就是肝经和胆经有“热”的一个外象。

  肝火大的人按摩肝经循环至脚背上的太冲穴,可以平肝气。肝气虚的人也可以按摩肝经进行调理。将左脚底翻向自己,用左手手掌将左脚脚趾向上向外翻起。这时,用右手按压左脚底,会发现一条硬筋,也是肝经循行于脚的一条路线。肝气虚的人这根筋不明显,而肝阳亢或有内热的人,这根筋会较硬,缺少弹性。晨练时可按压此筋。

   

  常闭目则不怒

  《黄帝内经》中指出“人卧则血归于肝”,还有“肝开窍于目”、“久视伤血”的说法,也就是说肝有藏血的作用,眼睛相当于储藏室的门闸,人在躺下的时候,都会习惯性闭上眼睛。因此,夜间睡眠是养肝血的最好方法。除此之外,白天应尽量减少面对电脑及看电视的时间,乘坐公车时也可以闭目养神。

  肝做为疏通人体的通道,非常娇气而敏感,一遇到不顺心的事,肝气就会不顺畅。《黄帝内经》中指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就是说不止大怒会伤肝,七情太过,都是伤肝的原因。


延伸阅读

  养肝食疗法

  肝气不足、体寒的人可以多吃些补气血的食物。比如,烫过的热酒、辣椒、红参、蜂王浆、当归、阿胶、红枣、桂圆、黑糯米粥等温补食物。

  有内热的人,温补容易燥热,适宜平补,可以用小米加山药、花生、米豆(或黄豆)熬粥,健脾养肝。多吃顺气的白萝卜,饭后用安神助眠的酸枣仁泡水喝,有助于改善失眠或浅眠的情况。

  阴虚内热及肝阳亢进的人,都应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宜吃性平凉的绿色蔬菜,如芹菜、菠菜、苋菜、绿豆芽等。除了与体质相应,食补也应顺应上午补阳,下午及傍晚滋阴的规律。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8369.html

相关推荐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59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3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4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6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