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湿”对健康的影响


  在中医理论中,脾有运化水谷和水液的功能,还能向上、向外输布营养精微物质,并且协助管理气血的生成和统摄,然而脾却最容易被“湿”困住。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脾喜燥而恶湿。打个比方来说,脾就好似一个位于人体中部的机器枢纽,如果潮湿生锈便不能正常工作了。

  “湿”对健康的影响

  “湿”会造成全身乏力、肢体困重、胸闷腹满、口淡、胃口不佳、腹泻便溏、小便不利、水肿、舌苔厚腻等表现。由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脾脏被湿所困还可以引起体内各大系统的病变,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俗话说:“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性缠绵”是湿的一大特点,如同粘在手上的油,要想擦干洗净很费力。

  自我辨“湿”

  舌苔厚腻
正常舌苔应该是薄白的,当舌苔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舌面上有一层油腻状黏液的苔质时,为腻苔;苔质较厚,望之不能见底,为厚苔。晨起漱口对镜看一下舌苔或许可看到身体是否有湿。

  全身乏力
湿阻的乏力带有“困重”的特点,打个比喻来说,好像被湿毛巾裹住沉重而无力的感觉。中医还有“因于湿,首如裹”之说,意指头部涨满沉重,如有物裹住,为湿阻表现之一。

  纳呆便溏
指的是容易胸口闷,胃口不好,稍微吃一点就觉得饱胀;湿邪还有“浊”的特点,除了大便稀薄不成形或黏腻不爽之外,分泌物和排泄物具有秽浊不清的特点,如小便混浊不清、妇女白带增多、湿疹等。

  口苦口腻
有的人到了夏季就感到口中腻腻的,带点苦味,即使美味佳肴食之也索然无味,不妨注意自己是不是有“湿”。

  其他
身体酸重,关节疼痛,甚至屈伸不利,难以转侧,尤多出现在夏季或阴雨天。

  合理食疗+养生

  总的来说,饮食摄养宜清淡,
忌油腻,多食营养丰富的蔬菜、瓜果之品。日常的食物中,山药、白扁豆、大枣、薏苡仁、冬瓜皮、玉米须、赤小豆、绿豆等具有一定的健脾利湿作用。

  网络上关于“红豆加薏米是祛湿利器”的说法十分热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多好的具有食疗作用的食物,均不宜一味偏颇地过量食用。

  以红豆和薏米为例,虽然它们均有较好的健脾利湿作用,且口感好,容易被接受,但这两样食物均有较高的碳水化物含量,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过量进食或加餐红豆薏米可能会加重糖代谢紊乱;而大枣含糖量比较高,虽然有健脾养胃、调中补血之效,但是糖尿病患者也不适宜过多食用;另外,有些以“湿热”表现为主的人,如见心烦口渴、小便黄赤等,还是应该以清化湿热为主,红豆薏米并不合适。

  还有,如绿豆、冬瓜皮等品,性比较寒凉,属脾胃有寒的人就不适宜吃(脾胃有寒的人常表现为胃脘部冷痛,大便溏薄,喜爱喝热水并能缓解症状)。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7611.html

相关推荐

健胃固肾 润肺生津 山药金糕

主料山药粉300克。  配料豆沙100克,面粉100克。  调料白糖150克。  制作将山药粉加入面粉和水揉匀,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分成16个面团。将豆沙放在盘...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1614

脾肾相助 补肾离不了健脾

脑为髓海,肾主藏精生髓。肾虚精髓不足,髓海失养而头脑空痛,眩晕耳鸣。肝肾同源,肾气虚者,往往肝血不足,肾阴亏者,易致肝阳上亢;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亏...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104

健脾养胃药膳(5)

【健脾养胃药膳】 (1) (2) (3) (4) (5) (6)糯米蒸桂圆肉[配方]桂圆肉20克,猪肉膘肉500克,糯米150克,白糖30克。[制作]1.将糯米...

养生秘方 2025-10-20 0 3217

睡对了吗 睡好了吗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平安出行”,反映在现代生活中睡眠对健康与人身安全的重要性。本期从不同角度为您提供健康睡眠...

精品偏方 2025-10-18 0 2347

手部运动 健脑益智增强记忆力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手部运动一方面可以使手部各关节灵活地弯曲、伸展,促进上肢肌肉的运动,可改善老年退行性病变所致的上肢麻木、无力、震颤等症状。另一方面,手指的活动...

精品偏方 2025-10-12 0 2496

药膳补气 调身健体

12月4日,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医师江涛在桂林医学院为市民举办了一场养生讲座,主要内容为如何用药膳调理身体,其中的一些经典方让市民获益匪浅。以下是专...

精品偏方 2025-10-09 0 73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