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燥与火,傻傻分不清楚?除秋燥要清热

专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 佘世锋
注重健康养生的岭南人,数数农历年,一踏入秋季,就按照日程表开启日常饮食的润燥模式:银耳、雪梨、川贝、百合,各种汤水、药膳轮番上阵。
殊不知,季节分明的北方容易出现典型的秋燥现象,但广东地区的秋季短暂,夏季漫长,秋燥往往并不明显,或者维持的时间很短,多半在11月前后短暂出现。当下时令外邪以“温燥”为主,特别是对于身体健壮的年轻人来说,清热可能比润燥还要重要。
热气未退,燥中夹杂着热 “夏天和冬天的持续时间较长,春天较短,秋天更是存在感很弱,这是岭南地区典型的气候特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佘世锋表示,北方典型的秋燥现象,在岭南地区多表现为温燥和凉燥。温燥发生在夏季即将结束、秋季还没有真正来临时;凉燥发生在秋季结束,即将进入冬季的时候。只有单纯的“秋燥”的时间特别短,而温燥持续的时间最长。
佘世锋说,一般来说,广东在11月之前的天气仍然很热,此时的外邪还是以温燥为主,火邪仍然较盛。在这个时候,润燥未必是最主要养生的主题。特别是对于一些身体较好的年轻人来讲,火邪持续侵犯人体。因此,日常养生还要注重清火。“以我本人为例,我平常身体比较健康,目前家里的汤水仍然以清热为主题。”佘世锋推荐,菊花雪梨是最适合当下季节的汤水,菊花能清热,雪梨能润燥,应对温燥效果好。
燥邪不仅犯肺,还可能影响脾胃、肝肾 秋燥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作为中医侵犯人体的“六淫”外邪之一,秋燥会引起人体的一系列变化。佘世锋提醒,要注意的是,燥邪有外燥和内燥之分。外燥会侵犯皮肤、口鼻,引起嘴唇干裂、口干、干咳等,也就是表现为最典型的秋燥症状。
如果不注意避免燥邪侵害,外燥就会持续影响人体,久而久之可能引起津液亏虚,从而导致内燥。当然,久病不愈、久热、失血过多等也有可能损伤津液,带来内燥。
内燥会侵犯人体的上焦、中焦和下焦。燥在上焦,表现在对肺的损伤,出现口干咳、痰少、口干、鼻咽干燥等症状;燥在中焦,侵犯脾胃,表现出口干、不欲饮食、大便干结、小便灼热等症状;燥在下焦,影响肝肾,表现出五心烦热、手足心热、心烦失眠等症状。越往下走,内燥导致的津液亏虚情况越严重。虽然肺燥导致肝肾亏虚少见于年轻力壮的人群,但在中老年人群中并不少见。综上所述,秋燥虽短暂,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佘世锋提醒,秋燥当令,滋阴润燥为养生的主旋律。如银耳、莲子、雪梨、甘蔗汁、罗汉果、沙参、麦冬、太子参等都是滋阴润燥的佳品。阴虚体质的人群燥热犯胃,可适当选用石斛;燥犯肝肾,可以女贞子、旱莲草调和。另外,燥邪时节,不适宜过多食用湿热、祛湿类的食物,如榴莲、龙眼、薏仁、茯苓等。

Tips 燥与火,傻傻分不清楚? 对于长时间处于温燥过度的岭南人来说,要辨清楚身体究竟是受火邪干扰为主,还是燥邪上升,还不是件容易的事。佘世锋表示,在中医辨证中,火与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专业医生可以轻易辨别,但由于症状有类似之处,市民往往会分不清。
火邪常常表现出口干、口苦、口舌生疮等症状,而燥热虽然也有口干,但没有口苦,唾液少、嘴唇干燥、鼻咽干燥、大便干结等是较为典型的症状。在临床中,火邪侵犯又常常兼有燥邪的症状。因此,建议要最好到专业的中医科咨询专家意见,分辨体质和疾病,再进行日常养生。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1989.html

相关推荐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2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绿豆

采访专家 西安市第五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主任 胡心愿炎炎夏日,要问哪种食物是人们餐桌上的最爱,绿豆一定得票率很高,绿豆汤、绿豆稀饭等成为很多家庭晚餐的首选食物之一...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363

服降糖药可以停药不反弹吗?

特约专家、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 王建华编 辑同志:我看到的一则糖尿病产品广告宣称,该产品可以使血糖恢复正常,停药后也不反弹。广告中还特别指出,以往治...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833

吃梨改善秋燥 润肺止咳

秋风又有“贼风”之称,会在人们精神意识放松的时候侵入人体,并给健康造成不利。应对急劲的秋风关键在于睡觉时要关好窗户,防止风邪侵入人体。中...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114

脾肾相助 补肾离不了健脾

脑为髓海,肾主藏精生髓。肾虚精髓不足,髓海失养而头脑空痛,眩晕耳鸣。肝肾同源,肾气虚者,往往肝血不足,肾阴亏者,易致肝阳上亢;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亏...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104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