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治未病”是中医学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



“治未病”学说,是中医学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





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之中,葛洪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学说,将“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贯穿于《肘后备急方》全书的始终。





“治未病”的思想在葛洪养生理论中已形成较完整的学术体系,其中包括有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传,未变防变,已变防逆,初瘥防复等。“治未病”的涵义,可以分为“治未病”、“治欲病”、“治已病”、“治愈病”四个层面。





“未病先防”“治未病”





治未病的核心内容是重视预防,提倡养生。葛洪倡导“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责怪“唯名利是务”,认为必须重视调养心神,方是“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的关键。





葛洪非常重视“五脏”养生,首次将“无藏”写作“五脏”。主张“百病之源五脏为本”,即是说当顺应四时,外避邪风,养护五脏,方能防患于未然。总之,葛洪重视养生,预防疾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在无事之前,不求既逝之后,故以未病先防为首。





“既病早治”“治欲病”





“治未病”的第二层涵义,旨在突出早期治疗,防微杜渐,将疾病消灭在初期阶段。《黄帝内经》言:“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意在强调早治。再如《金匮要略》中指出:“适中经络,未传于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合九窍闭塞。”所以“上工”善于早期治疗,切不可贻误病机,导致传变。





“已病防变”“治已病”





六经病证有传有变,内伤杂病亦有传变,故须及时辨证已病,同时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防止病邪传变,做到辨证论治与辨证先防相结合,此医家必备之法术。





已病防传
“传”,指病情顺着一定的趋向发展,一般说,凡病邪侵袭,邪气内传,则病证由表传里,由阳入阴,故防邪内传,属当务之急。





未变防变
“变”是指病情在某种特殊条件下发生了性质的改变。“传”与“变”多常互称为病情的进展。





若病情急剧变化发展时,则当防止病情转为危重,应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力挽败途。





“初瘥防复”"治愈病"





疾病新瘥,气血未壮,元气未复,阳阴未和,宜采取一些防治措施以促进康复,其方法有二。调五脏则“阴阳自和”,阴阳自和的途径,一者不用药惟静养,依靠自身恢复。二者,少与扶正之药品,调理五脏促阴阳自和,早日康复。总之,葛洪“治未病”学术思想对预防医学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为研究现代预防医学启迪思路。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1730.html

相关推荐

我国近代第一次医史展览会

现代意义上的展览会最早起源于欧洲,1937年4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医史文献展览会可谓是我国近代第一次医史展览会。 筹备经过 1936年,中华医学会为筹备第四次...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47

健脾膏治疗健脾膏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健脾膏的秘方制作方法,健脾膏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健脾膏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白术4两,茯苓2两,白芍2两,六神...

VIP秘方 2025-09-10 0 189

人体诸多不适和疾病与过度使用有关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想保持最佳状态就一定要注意适中,适中就是最佳,人体出现的诸多不适和疾病往往与过度使用有关。《内经》中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64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