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最佳温度





最佳体温:37℃。人体正常体温是37℃,但会有波动,幅度不超过1℃。一般来说,清晨时体温最低,午后达到最高。体温还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女性会在排卵后体温升高,一直持续至下次月经前,这与性激素分泌有关;老人因新陈代谢减慢,体温会偏低,因此要注意保暖;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体温最多会升高2℃,此时可试着静坐,体温自然会降下来。





最佳室温:20℃。当室温低于4℃,人会感到寒冷;室温超过35℃,心跳就会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容易头昏脑涨、昏昏欲睡。最佳睡眠室温也是20℃左右。室温在24℃以上,睡眠变浅,翻身、蹬被子的次数会增多。室温在18℃以下,人不容易深度睡眠。冬夏两季恒定室温有些困难,但应尽量做到冬天室温不低于16℃,夏天在25℃~27℃就好。





最佳吃饭温度:35℃~50℃。口腔唾液酶存在的最佳温度是37℃,吃过热的食物会破坏它,不利于消化。另外,食道黏膜非常娇嫩,最高耐受50℃~60℃食物,过热就会损伤黏膜,久而久之诱发癌变。吃寒食则会使胃肠血管迅速收缩,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诱发慢性胃腹痛、腹泻、营养不良等。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就是说进食应选择适当温度,热食不能烫嘴唇,冷食不要冻得牙酸疼。





最佳饮水温度:18℃~45℃。研究证实,长期喝烫水会损伤口腔黏膜、牙釉质、咽喉,增加食管癌发病率。英国《每日邮报》曾刊登国际多项权威研究指出,茶水温度高于68.8℃即算热茶,长期饮用会增加8倍食道癌风险。即使在冬天,人们也不要喝超过50℃的水。饮品的营养价值、口感也和温度有关。冲蜂蜜水的最佳温度是50℃,太烫会损害营养;红葡萄酒18℃左右喝口感好;牛奶不宜高温久煮,60℃~70℃就可杀菌,最好冷却后喝。





最佳洗澡温度:35℃~40℃。澳大利亚一项研究指出,男女洗澡温度有所不同,男人怕热,女人怕冷。因此,女人要比男人更常洗热水澡。用感觉略烫的39℃水洗澡就很适宜,有助清洁皮肤,增强新陈代谢,消除疲劳。水温过高会破坏皮肤保护层,降低皮肤对细菌的抵抗力。男性不宜频繁洗热水澡或蒸桑拿,高温会破坏精子生长环境,以每周一次,每次15~20分钟为宜。很多人还推崇冷水澡,可增强心肺功能和免疫力,但水温不宜低于20℃左右,尤其是身体虚弱的老人、小孩,以及在经期的女性。





最佳泡脚温度:38℃~45℃。俗话说,“热水洗脚,如吃补药”。脚部温度是人体中最低的,因此泡脚水可以稍热一点,可促使足部和下肢血管扩张,缓解疲劳,利于睡眠。女性往往体质偏寒,水温还可稍热一些。但也不要一味用特别热的水烫脚,应以40℃左右为宜,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洗脚水温不要超过37℃。





最佳洗脸温度:20℃~38℃。非油性皮肤和混合肤质的人可用高于30℃的温水洗脸,有温热感不觉得烫即可,不仅可以洗去浮尘,还可使毛孔张开,利于深层清洁。水温过热,面部皮肤就容易发干,出现细纹。水温低于20℃,虽对皮肤有收敛作用,使人精神振奋,但会引起皮肤血管收缩,肤色变得苍白,弹性减弱。





最佳刷牙温度:35℃。35℃左右的温水对口腔有保护作用,不会给牙齿骤冷骤热的刺激,可以避免牙龈出血、牙神经痉挛的发生。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6123.html

相关推荐

时令养生佳品 菊花桂花玫瑰花

秋季的养生原则主要是养阴、润燥、生津,疏通肝气。一些花朵恰逢秋季前后盛开,非常适合作为时令养生佳品。  菊花菊花为秋季代表花,为四君子之一,形态秀美,香味淡雅怡...

养生秘方 2025-10-25 0 1950

湿疹温阳化饮治方

患者,男,40岁,2023年5月4日初诊。患者全身起丘疹、水疱,伴剧烈瘙痒,可见抓痕,渗出、糜烂,自服扑尔敏、湿毒清胶囊、肤痒颗粒等治疗,效不佳,遂来诊。刻下症...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777

冬季进补的佳品 中药鹿茸大补药

冬季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补的时机,俗话说:“冬日进补,来年打虎”,鹿茸就是非常适合冬季进补的佳品。鹿茸为中药三大补药之一,和人参、阿胶被称为...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967

冬笋味美效更佳

寒冬时节,被誉为“山珍” 的冬笋又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冬笋又名南竹笋,是毛竹的苗,统称“嫩笋”。冬笋比春笋更鲜...

养生秘方 2025-10-23 0 2119

最实用的养生精华

2009年6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召开表彰大会,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届评选出的30位国医大师进行表彰。这30位国医大师均...

养生秘方 2025-10-21 0 1919

温病初期如何演变成风热表证

《伤寒论》第1条和第6条互相矛盾、《温热论》中“在卫汗之可也”、《温病条辨》中银翘散方证的不统一,给温病初期演变成“风热表证...

养生秘方 2025-10-20 0 265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