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冬季养“藏”食补宜温补

广州的入冬总是比较艰难,每次寒流来前,大家的话题就是,能否成功入冬?

从传统节气来讲,立冬开始,已经标志着冬季的正式来临,小雪是进入冬天后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我国北方地区会出现初雪,虽雪量有限,但还是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暖的季节。有描写小雪节气的谚语曰:“小雪雪满天,来岁必丰年”。肿瘤患者的养生,从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也应当逐步调整。
(一)冬季养“藏”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关于冬季养生最为古老且为历代医家视为规准的文献记载来源于《黄帝内经》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冬季要养藏好人体自身的阳气,适当早睡,不宜起得太早,早上阳光充裕时再出来室外,避免在寒冷的地方逗留,做好保暖的措施,不要使得寒冷的空气通过皮肤带走人体的精气,但也不能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二)食补宜温补
适合冬令的补品很多,但须注意选用时应当依据自身情况对证施补。相对于其他季节,冬季会感到食欲比较旺盛,饮食内容中可以适当加入高热、高营养、味浓色重的食物,但羊肉狗肉以及辛辣食物对于肿瘤患者仍需慎用,合并糖尿患者可以选用五指毛桃、山药等作为补品;合并血脂过高、动脉硬化等疾病的患者,就应避免过多食用如甲鱼、阿胶等比较滋腻的药食,化疗期间患者,仍以健脾益气为主,比如山药、芡实、薏米、白扁豆、佛手、猪肚等食品。进食补品宜在下午之前完成以便消化吸收,且肉食要尽量烹制至熟烂。
(三)动静结合
冬季气候寒冷,冬季养神也应着眼于“藏”;但藏不是一味的窝在室内、减少活动,而是要动静结合。一是要适当晒太阳;二是要适当体育锻炼,可以太极拳、八段锦等为主;三要早睡早起,外出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四是坚持泡脚,尤其是化疗手脚麻痹明显后的病友,在冬季寒冷时麻痹症状会加重,坚持泡脚,尤其是中药组方泡洗,有助于改善麻痹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四)勿忘“糖高心”
冬季气候寒冷,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期,原来已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并有,不要忘记监测这些基础疾病,如果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五)膏方调养
“立冬”过后,天气渐寒,万物闭藏,“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根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后出现的疲乏、骨髓抑制、贫血等副反应时,可以服用我院健脾生髓膏方(验方),功能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主要成分为龟板、鳖甲、鹿角霜、阿胶、熟党参、枸杞子、黄精、女贞子、墨旱莲等。”但膏方也需辨证使用,病友们如需使用,请至我院肿瘤科门诊经专科医生看诊后选择。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4025.html

相关推荐

治疗失眠的经典食疗方

人生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使我们保持精力充沛,精神焕发,睡眠良好是心身健康的主要标志。如今大部分人都经历着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

精品偏方 2025-09-13 0 2114

冬天皮肤痒 内外要兼调

冬天出现皮肤瘙痒,除了天气的错,从中医的角度看,这也是血虚血燥的一种表现。专家指出,血充足皮肤才会红润,而血虚血燥,皮肤就会失去滋养。加上天气寒冷,人体血液循环...

精品偏方 2025-09-13 0 1395

糜烂性胃炎的饮食健康

糜烂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的破损,破损深度不超过黏膜肌层,是介于浅表性胃炎和胃溃疡之间的常见消化道疾病。近年来糜烂性胃炎患者患病率有所提高。文献报道,糜...

精品偏方 2025-09-13 0 917

三款孕前食补汤

“二孩”政策在我国多个省份开始施行,很多妈妈们已开始着手调理身体,准备再生育,但与此同时,不少女性因年龄偏大、生育能力下降、体质虚弱等问...

养生秘方 2025-09-13 0 975

胃溃疡应分型食疗

胃溃疡在冬季极易发作,属于中医“胃脘痛”的范畴,一般应根据其不同的病因病机以及表现,选用不同的食疗方来治疗。寒邪犯胃型 常表现为胃脘疼痛...

养生秘方 2025-09-13 0 136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