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冬季养“藏”食补宜温补

广州的入冬总是比较艰难,每次寒流来前,大家的话题就是,能否成功入冬?

从传统节气来讲,立冬开始,已经标志着冬季的正式来临,小雪是进入冬天后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我国北方地区会出现初雪,虽雪量有限,但还是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暖的季节。有描写小雪节气的谚语曰:“小雪雪满天,来岁必丰年”。肿瘤患者的养生,从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也应当逐步调整。
(一)冬季养“藏”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关于冬季养生最为古老且为历代医家视为规准的文献记载来源于《黄帝内经》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冬季要养藏好人体自身的阳气,适当早睡,不宜起得太早,早上阳光充裕时再出来室外,避免在寒冷的地方逗留,做好保暖的措施,不要使得寒冷的空气通过皮肤带走人体的精气,但也不能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二)食补宜温补
适合冬令的补品很多,但须注意选用时应当依据自身情况对证施补。相对于其他季节,冬季会感到食欲比较旺盛,饮食内容中可以适当加入高热、高营养、味浓色重的食物,但羊肉狗肉以及辛辣食物对于肿瘤患者仍需慎用,合并糖尿患者可以选用五指毛桃、山药等作为补品;合并血脂过高、动脉硬化等疾病的患者,就应避免过多食用如甲鱼、阿胶等比较滋腻的药食,化疗期间患者,仍以健脾益气为主,比如山药、芡实、薏米、白扁豆、佛手、猪肚等食品。进食补品宜在下午之前完成以便消化吸收,且肉食要尽量烹制至熟烂。
(三)动静结合
冬季气候寒冷,冬季养神也应着眼于“藏”;但藏不是一味的窝在室内、减少活动,而是要动静结合。一是要适当晒太阳;二是要适当体育锻炼,可以太极拳、八段锦等为主;三要早睡早起,外出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四是坚持泡脚,尤其是化疗手脚麻痹明显后的病友,在冬季寒冷时麻痹症状会加重,坚持泡脚,尤其是中药组方泡洗,有助于改善麻痹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四)勿忘“糖高心”
冬季气候寒冷,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期,原来已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并有,不要忘记监测这些基础疾病,如果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五)膏方调养
“立冬”过后,天气渐寒,万物闭藏,“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根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后出现的疲乏、骨髓抑制、贫血等副反应时,可以服用我院健脾生髓膏方(验方),功能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主要成分为龟板、鳖甲、鹿角霜、阿胶、熟党参、枸杞子、黄精、女贞子、墨旱莲等。”但膏方也需辨证使用,病友们如需使用,请至我院肿瘤科门诊经专科医生看诊后选择。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4025.html

相关推荐

血瘀是引起妇科病的祸根 道活血食疗方

许多女性由于平时不注意调理,经常会出现气血虚,或者气血瘀滞的情况。而血瘀是百病之源,许多妇科病都是由血瘀引起的,像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病,如果不尽快调理好,会导...

精品偏方 2025-11-02 0 1889

化疗脱发 食疗药膳方法举例

回想一下我们看过的电视剧,荧幕上接受化疗的患者总是掉光了头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患者而言,一想到乌黑亮丽的秀发做完化疗后就要拂袖离去,一股悲凉之情油然而生...

精品偏方 2025-11-01 0 2042

朝鲜族饮食疗法 朝鲜族按摩导引法

饮食疗法自古以来,每个少数民族在 适应自然、改造环境、不断创造 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生产生活实 践中,都发展了民族历史,同时 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饮食 文化。朝鲜...

养生秘方 2025-11-01 0 1676

冬季滑雪一定注意安全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滑雪已成为冬季年轻人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周末假日,相约三五好友,滑向冰天雪地的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领略银装素裹的“北国风...

养生秘方 2025-11-01 0 2077

用萝卜饮食疗法缓解咳嗽

近日,随着气温的大转弯,阵阵冷风吹出了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医院儿科诊室宝宝扎堆。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儿科唐为红主任医师提醒,在对症用药的同时,可以在医生...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1502

“寒温统一”治热病危急症

寒温分离有误区  待到温病学术大发展,在热病临床大放异彩,后之学者,又只知有温病,不知有伤寒,再一次走进了偏见的胡同,并越走越远。把温病独立成门派,造成割裂寒温...

秘方方剂 2025-10-31 0 259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