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防暑注意“六莫过”

人们在夏天对付酷暑高温,各有高招。可有些措施却是人们过激的做法,它可能使人在享受暂时惬意之后损害健康。所以在对付酷暑高温时一定要措施恰当,注意以下六个莫过。

1.衣服莫过少。暴晒之下,总能看见一些人打赤膊,他们认为衣服穿得越少越凉快。保健专家指出,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能通过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起到降温的作用。而盛夏酷暑之日,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度,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会感觉更热。越是暑热难熬之时,越不应赤膊,女性也不要穿过短的裙子。

2.空调莫过凉。许多人家在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值设定的太低,并使居室保持恒温或准恒温状态。医疗气象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处于“紧张状态”,从而逐渐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人的自我保护能力,不至于经常感冒或患其它疾病。正确的做法是:整个居室的温度应在25度~29度之间不断变换,才对身体健康有。

3.墨镜莫过黑。夏季烈日炎炎,太阳镜成了不可或缺的出门行头。许多人认为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其实,镜片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眼睛因看东西吃力而受到损伤。夏季选择太阳镜的标准,应该是镜片能穿过30%的可见光线,以灰色和绿色为最佳,这样,不但可抵御紫外线照射,而且视物清晰度最佳,透视外界物体颜色变化也最小。

4.啤酒莫过量。大汗淋漓时,喝一扎冰镇啤酒,感到沁心入脾的凉爽。可用喝啤酒解暑的观点是错误的。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较多,消耗也大,易疲乏。如果再不断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热乎乎”的感觉会不断持续,口渴出汗现象将更加厉害。这不仅达不到解暑的目的,反而会降低人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所以,饮啤酒也要适量,不能把啤酒当饮料喝。

5.降温莫过快。大汗淋漓时,到风扇前揭开衣服猛吹。或拧开水龙头,让冷水直冲而下,实现“快速降温”。多数人都认为这样爽心,殊不知,这种“快速冷却”的方式,常常会“快活一时,难受几天”。因为夏季人们外出活动时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人体肌肤的毛孔都处于“张开”的状态,而快速降温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得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从而易引起各种疾病。应该静心缓慢降温,或选择温水浴,温水浴后你会感觉通体清爽。

6.喝水莫过多。喝水少了不行,但过量饮水也会引起中毒。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大量出汗之后,体内的钠盐等电解质也随之丢失,如果此时大量饮用白开水而未补足盐分就会出现肌肉抽搐或肌肉痉挛性疼痛。手臂、大腿和小腿的肌肉疼痛一般是轻度水中毒的表现。这是因为水约占人体体重的65%~70%,且在体内相对稳定。人体细胞的细胞膜是半透膜,水可以自由渗透,如果饮水过量,血液和间质液就会补充衡释,渗透压降低,水会渗透到细胞内,使细胞肿胀而发生水中毒。发生水中毒时,血液中水分过多,血液中的氯化钠浓度下降,出现稀释性低血钠,病人会出现全身肌肉疼痛和痉挛。其中尤以脑细胞反应最快,一旦脑细胞水肿,颅内的压力就会增高,导致头昏脑胀、头痛、呕吐、乏力、视力模糊、嗜睡、呼吸减慢、心率减速,严重时则产生昏迷、抽搐甚至危及生命。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喝水时最好放点盐或饮用含盐汽水。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1407.html

相关推荐

糖尿病人盛夏三注意

据专家介绍,天气炎热,身材偏胖的糖尿病患者常常害怕运动,有时还忍不住喝大量的碳酸饮料,这些都是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严重的会引发各类并发症,需要引起重视。注意1...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874

进入“三伏”注意防暑

7月19日是今年入伏第一天,接下来人们将迎来酷热的“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为30天。专家提醒说,伏天期间,天...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854

食茶粥防暑诗 茗粥就是茶叶粥

唐代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储光羲,在《吃茗粥作》中写道:“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淹留膳茶粥,共我...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609

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针法若干问题探讨子午流注针法是中医学中针灸学与时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子午流注针法涉及到庞杂的天文地理知识和繁琐的天干地支推算规律,这给子午流注...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55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