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两类人群体内湿气大

中医认为,立秋到秋分之间的时节属于“长夏”。湿为长夏主气,但是每年长夏又和“秋老虎”相应,所以此时湿热邪气易侵犯人体乙

我国许多地区在长夏又闷又热,潮湿的天气令人难以忍受。不少人还会出现头晕、犯困、身上乏力、吃饭没胃口、拉肚子等多种不适。从中医临床上看,由于体内湿邪与自然界湿气的内外双重影响,有两种“湿性”体质的人在长夏多湿之季是最难熬的,其调治方法如下。



痰湿体质,痰湿体质的人一般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体形偏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平时表现为多汗且黏,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肿,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甜,身重不爽,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浑。

长夏时节,外界湿气较重,与痰湿体质的人体内的痰湿相结合,其痰湿证更为明显,如痰比平时更多,比较黏腻,咳出较难;出的汗黏黏糊糊,浑身不爽;比平时更容易发困,四肢倦怠乏力,没精神;严重时下肢、眼皮浮肿厉害。痰湿体质者食疗可吃冬瓜、白萝卜、芥蓝、韭菜花、紫菜、洋葱、白扁豆、蚕豆等。不宜吃油腻:酸涩及甜食。对于痰湿体质者的调治,患者可遵医嘱选用中成药,常用的有二陈丸、香砂六君子丸、参桂理中丸、六君子丸等,一般每次6~9克,每日1—2次。

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的人一般形体偏胖,面部容易长疱,性格比较急躁。常表现为脘闷腹满,恶心厌食,肢体沉重,大便溏稀,小便短赤,口渴口苦,发热多在午后明显,舌苔黄腻,脉数。

长夏时节,当外界湿热与体内的湿热结合,因侵袭的部位不同,则症状有所差异:湿热侵袭皮肤肌表,则为湿疹或疔疮;侵袭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侵袭肝胆则肝区胀痛,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侵袭膀胱则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侵袭大肠则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湿热体质者食疗可选用丝瓜、西葫芦、苦瓜、鱼腥草、薏苡仁、红小豆等。平时应忌食辛辣的大蒜、辣椒、生葱、胡椒,以及年糕、牛肉、羊肉、猪蹄等黏滞、肥腻之品。对于湿热体质者的调治,常用的中成药包括六一散、当归苦参丸、广东凉茶颗粒、葛根芩连微丸、四季草颗粒、龙胆泻肝丸等,患者应遵医嘱选用。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0387.html

相关推荐

临床上用细辛敷脐治疗梅核气

关于细辛的作用和用量,历来一直有不同的见解。本人在临床上用细辛敷脐治疗梅核气,对其利窍散痰行滞的作用有一定体会。 治疗经过 陈女,60岁,2008年4月1日...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628

冬季进补的佳品 中药鹿茸大补药

冬季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补的时机,俗话说:“冬日进补,来年打虎”,鹿茸就是非常适合冬季进补的佳品。鹿茸为中药三大补药之一,和人参、阿胶被称为...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967

大寒节气推荐药膳:扶阳汤

大寒,这个节气一听就比小寒厉害多了,好歹它是二十四节气里最后压轴出场的。既是压轴的,一出场就是虎虎生威,自带王者风范。你可能要问了,我怎么看不见大寒的王者风范呀...

养生秘方 2025-10-23 0 1753

癌痛常用医治办法 大剂专方治癌痛

•在临床上通过中西医结合有用医治,不少患者获得了较长的生计期和较好的日子状况。•癌痛归于全身疾病的部分体现,医治应从全体动身,统筹部分,通过...

精品偏方 2025-10-23 0 151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