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治疗方:赤芍、当归、白芍各12克,桃仁、枳壳、木香、苏子、郁金、炮姜各9克,红花、灵磁石、川朴、牛膝、炒麦芽各15克,丹参18克,生赭石末30克。每日1剂,...
秘方方剂
2025-09-15
0
1216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激素缺乏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乏力、畏寒、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严重者出现非压陷性水肿,称...
秘方方剂
2025-09-15
0
1446
(一)临床表现丹毒是由丹毒链球菌侵犯皮肤和粘膜网状淋巴管而引起的一种有传染性的感染,好发于头面部及小腿。中医称其为“抱头火丹”或&ldq...
秘方方剂
2025-09-15
0
1209
毛囊炎系毛囊部的化脓性炎症。临床表现初起为与毛囊口一致的红色炎症性丘疹,中心贯穿毛发,顶端形成小脓点,继而干燥结痂,约经1周痂脱而愈,一般不留疤痕。自觉轻度疼痛...
秘方方剂
2025-09-15
0
1746
翻阅《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时,在“治小儿诸疾”中注意到一张方剂,即惺惺散:“治小儿风热疮疹,伤寒时气,头痛壮热,目涩多睡,咳嗽...
秘方方剂
2025-09-15
0
1423
小儿遗尿:小儿不自觉地排尿。睡中自出者,俗称尿床。常见于三岁以上的小儿。多因肾气不足,膀胱寒冷,下元虚寒,或病后体质虚弱,脾肺气虚,或不良习惯所致。1.葱白7个...
秘方方剂
2025-09-15
0
1954
《石室秘录》为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编著。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陈士铎临证精于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处方用药多有独到之处。尤其应用对药...
秘方方剂
2025-09-15
0
1977
青蒿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神农本草经》:“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留热在骨节间,明目。”《本草纲目》:“治疟疾寒热。&...
秘方方剂
2025-09-15
0
1256
众所周知,六味地黄丸是补肾经典名方,可是好多肾虚的患者吃完并没有效果,有的还出现了副作用,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六味地黄丸只适合肾阴亏虚的患者服用,而中医学认为肾...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1606
面神经麻痹中医称:面瘫”、“吊线风”。由于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侵袭,脉络气血闭阻而发病。笔者临床运用桂枝配半夏外敷治疗面...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1158
朱丹溪从痰诊治中医外科疾病的特色探析朱丹溪(1281年-1358年) , 名震亨, 字彦修, 金 元四大家之一。 因其倡导 “阳有余阴不足论&rdq...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1247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三经,功能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常用于虚烦不寐,惊悸多梦,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等病证的治疗。《神农本草经》将酸枣列为上品,...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1096
出处《伤寒论》。组成 栀子9克,淡豆豉4克。用法 以水400毫升,先煮栀子,得250毫升,纳豉煮取150毫升,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止后服。功效 清热...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821
蝉蜕(即知小壳) 20克,煎汤500毫升,先熏后洗耳恭听患部,每次20分钟,每熏洗2次。治小儿阴肿 (阴囊或阴茎包皮水肿,不痛不痒者),数日即可消肿。 (刘光泉...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1340
某女,48岁,农民。心悸、心烦、多汗、双腿乏力两个月。时常身上脸上一阵阵发热出汗,轰热汗。一天发作好几回。发热时心烦,腿乏力。平时胸闷气短,胃胀,食欲不振。脉弦...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563
葶苈子和大枣两味药作为一首方剂使用,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取名葶苈大枣泻肺汤,主治肺中水饮壅塞,胸满喘咳,一身面目浮肿。方中葶苈子辛苦,大寒。入肺,膀胱经。功...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916
姚树锦,清“太和医室”第四代传人,全国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以善于应用温补药及治疗疑难杂症著称。 ...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1565
有次坐门诊,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无精打采地来到我的面前,后面跟着他的父亲。 我问他:“你怎么不舒服?” 他有气无力地说:“我...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780
【辨证】阳明腑实,气机痞塞,血行瘀滞与糟粕互结。【治法】理气活血,通腑散结。【方名】防粘连汤。【组成】乌药12克,川楝子12克,厚朴9克,元胡9克,当归12克,...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1177
程某,女,28岁,1975年4月初诊。患者发热16天,时有寒颤,口苦口渴,头昏身痛,心烦不安。问其病史知起病时恶寒发热,达39.2℃,头身痛,心烦乏力。前医曾给...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1527
神经性皮炎系阵发性皮肤瘙痒和慢性增厚并呈苔藓样变为临床特征的炎性皮肤病。 临床表现依发病范围大小而分为局限型和播散...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1174
瘀血有什么特点?嘴唇偏乌暗的,舌下静脉怒张的,曲张的,脸印堂发黑的,黑暗的。脉象一摸下去呢,涩涩的,好像刀刮竹一样,流得很无力的,有瘀堵。局部呢,痛得像刀刮一样...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1204
本病是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青春期男女,好发于面部、胸部、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住,形成丘疹、粉刺、脓疱、结节或囊肿等损害,一般至25一30岁后,...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1016
本病系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分非化脓性和化脓性两种。本病起病急,畏寒、发热、头痛、纳差、乏力,腰背及四肢酸痛。小儿可有腹泻或因高热而发生昏睡、抽搐。局部主...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416
大青龙汤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寒热搀杂证且以寒为主的重要看病方,只要注重研究方中麻黄与石膏之间的用量份额关系,辨清大青龙汤与“太阳中风”...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1796
王某,女,41岁,1994年8月10日初诊。 患者主诉患甲亢四月余。患者初感食欲亢进,消瘦,心慌,烦躁,自汗,手颤,还不再意,症状逐步加重才感到害怕,赶紧到某...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1317
临床上,不少学生或同道曾问过我,麻黄升麻汤证怎么理解?麻黄升麻汤怎么用?麻黄升麻汤方证表里同在,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药物组成也是寒热并用,表药为重,里药较轻,不...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714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常见临床症状是鼻塞、鼻涕带血、头痛、耳鸣;晚期侵及颅脑,可出现耳鸣、耳聋、头痛、复视及颈淋巴结肿大。鼻咽癌病因目前尚...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402
白茅根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急性肾炎水肿等症。 咯血性肺结核:白茅根60...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1694
治鼻衄:猪鼻1个,白茅根10根,共蒸吃肉喝汤。每日1次,连吃3次可好。治糖尿病:车前草、金钱草各30克,共泡水当茶喝,每日2次,连喝1个月。一糖尿病人血糖达13...
秘方方剂
2025-09-13
0
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