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百合病的中医治疗

  百合病见于《金匮要略》:“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嗅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行如和,其脉微微。”由此可见,百合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两方面:其一是阴虚内热引起的心神不安证候;其二是脾胃内伤所引起的饮食失调证候。发病的基本原因多为热性病之后,阴液耗损,或余热未尽;或情志不遂,日久郁结,化火消灼阴液。阴虚内热是其基本病机。

  对百合病的治疗,《金匮要略》指出:“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治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治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立方以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等,“皆取阴柔之品,以化阳刚,为泄热救阴之法也”。临床所见,热病之后百合病较少见;情志不遂,化火伤阴所致百合病较多见。笔者临床所见神经官能症、焦虑症、抑郁症等,但凡有百合病所述症状者,恒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加减,疗效满意。

  患者,张某,女,66岁。于2009年5月就诊。自述两年多来心绪烦乱,纳食不香,心悸汗出,胆怯易惊,失眠多梦,腹胀纳差,大便时干时稀。曾按焦虑抑郁综合征给予抗焦虑、抗抑郁药及中药、针灸等治疗,效果不好。刻下症见:神清,忧郁,时而寡言少语,时而滔滔不绝,面色萎黄,形体较胖,脘腹胀满,纳呆,便溏。舌质灰暗,少津,苔薄白,脉沉细。证属阴虚内热,津亏气耗。治以养阴清热,生津益气。处方:百合15克,生地12克,知母30克,炒枣仁60克,川芎30克,茯苓30克,生甘草1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砂仁15克,半夏30克,浮小麦30克,大枣12枚(掰)。5剂,每剂以水16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200毫升,日3次。并嘱逐步减少抗焦虑、抗抑郁药物用量。

  5剂服完,胆怯易惊好转,失眠略有改善。但大便较稀,并有腹痛。上方加炒扁豆30克、沉香15克(后下),再服5剂,腹痛消失,胆怯明显好转,每晚可睡5个小时,期间醒两次,但能很快入睡。嘱停服抗焦虑、抗抑郁药。效不更方,宗上方加减60余剂,症状消失。患者惧怕病情反复,坚持服至100剂,宛如常人。随访半年,病未复发。

  正所谓“合方治疑难”,本案患者性情刚烈,所愿不遂,郁火伤阴。肝血虚则胆气怯,胆气怯突出表现为遇事惊怕,甚则不敢独居一室。“肝藏魂”,肝血不足,魂不守舍,故不能寐,或寐而不安;肝气横逆,伤脾害胃,故出现纳呆腹泻。以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养阴兼清气分、血分之热;以酸枣仁汤补肝血、敛肝气;以甘麦大枣汤补益心脾,安神宁心。四方组合,共奏养阴、清热、补肝、健脾、宁心之效。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1356.html

相关推荐

立冬食疗养生

俗语说“立冬不吃饺,冻坏两只耳。”每逢立冬,北方的家家户户都要吃好吃的南瓜馅饺子。人们很看中二十四节气,“节”者...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332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60克,川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每次20-30分钟,一般1-3剂可愈。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57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0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50

黄耆丸治疗虚劳。黄耆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黄耆丸的秘方制作方法,黄耆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虚劳。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黄耆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黄耆3分,鹿茸3分,茯苓3分...

VIP秘方 2025-10-27 0 216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