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的剂量,始终是历代中医学者研究的课题。尝读《范文甫专辑》,见范文甫使用小青龙汤与众不同:一是“小青龙汤用量除半夏9克外,余皆用0.9克。&rdq...
秘方方剂
2025-10-11
0
1989
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 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造成负 面的影响。有些患者不得不求助于各 种镇静催眠药物,但该类药物的长期 应用易造成各种副作用、耐药性...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3041
•中医史上,任何一项巨大的立异,都有其激烈的年代布景。这种立异,往往不是出现在这段前史长河的起点,而是拐点。21世纪,触及多病因、多体系的疑问杂乱疾病...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1041
经方原指古代经验方的简称,是古人在长期医疗实践过程中反复验证行之有效的方剂。随着中医学不断发展完善,历代医家对其含义总结也不相同。《辞海》中指出:“...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3786
《中国药典》及教材之类,将许多药物限定在极少量范围之内,这也许是受到古人“原方一两,今之一钱”影响,而许多医者将之视为“圣典...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861
四物汤乃妇科要方,对妇人经、带、胎、产诸症,临床均可加减使用,其方为历代治疗妇人病之良方,故称其为血家要方。王氏妇科集前人经验,治疗时使用四物汤灵活辨通,加减适...
秘方方剂
2025-10-03
0
1761
傅青主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傅氏擅长妇科,其著作《傅青主女科》自成书以来就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当归首载于《本经》,功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临床上被广泛地应用于经、...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032
煎服法是决定处方中药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历代医家对此颇为重视。清代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中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夫烹饪禽...
养生秘方
2025-10-02
0
1530
•张仲景方药计量只能采用东汉官秤,其1两合今约13.8克,而绝不会是其他衡制。 •按1两折合9克的关系换算张仲景方剂的药物用量,药材有效成...
秘方方剂
2025-10-02
0
3450
现将部分中药古方手写数字、剂量单位的资料整理如下,供读者参考学习。 (元宝草)...
养生秘方
2025-10-01
0
2601
《神农本草经》三品分类法对方药临床合理用量的启示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其按照药性、药效及毒性大小等,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ldqu...
养生秘方
2025-10-01
0
1040
经方本原剂量经现代考证后,已确证《伤寒论》中经方1两等于现代13.8克,千年之谜似已冰释。但按此折算标准选择经方剂量,仍然令人难免有所顾虑。 如大承气汤中,大...
养生秘方
2025-10-01
0
1788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
养生秘方
2025-09-30
0
2151
英国研究发现,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来帮助降低心脏病风险时,在现行常规剂量基础上加大用药剂量会有更好的效果,虽然这也会有一些副作用,但总的来说益处更大。他汀类药物可以...
养生秘方
2025-09-29
0
2828
房某,女,53岁,2021年1月2日初诊。主诉:车祸后出现眩晕、失眠近4个月。4个月前因车祸导致头部受伤,在县人民医院治疗近20天,具体用药不详,车祸前无高血压...
精品偏方
2025-09-29
0
1934
笔者临证36年,辨证论治用药常以小剂量收效,常研讨“轻可去实”之精意,感想颇多。 病之成因实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rdq...
养生秘方
2025-09-29
0
2819
卢永兵,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和揭阳市名中医、优秀专家,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原院长,临床主攻老年病。临床应用大剂量仙鹤草治疗脑梗塞常可获显著疗效,现举验案二则...
精品偏方
2025-09-28
0
2044
中药疗效不仅与药物配伍有关,还与剂量密切相关,把握不好,不仅达不到治病目的,甚至起相反作用。现将常用中药剂量与疗效的关系介绍如下。柴胡15克以上能疏风退热,6-...
养生秘方
2025-09-28
0
2291
自古有言“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清代医家王清任亦认为:“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可见方药剂量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决定...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1524
刘某,男,60岁,2020年8月9日初诊。现病史:血小板减少1年余,自服咖啡酸片及泡服花生衣红枣茶等效果不佳,近1年血小板化验结果均在20×109/...
精品偏方
2025-09-27
0
3305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根及根茎,又名广豆根。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胃经。功效为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临床主要用于咽喉肿痛,因该药苦寒之性较甚,尤长于清热解毒以...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1995
2015年6月12日第4版的《量效关系》栏目刊登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徐立鹏、 穆兰澄、 郭允、 仝小林四位老师署名的文章《论药材含水量与经方剂量折算》。...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4352
中医处方剂量的正确使用是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医者全面灵活掌握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处方剂量应用适当,临床可起到很好的效果。故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
精品偏方
2025-09-27
0
1571
经方对于中医药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历代中医都是在熟读经方的基础上成为名医的。近年来,经典名方的研究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对经方的研究。研究经典名方需要做很多工...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1622
传统中医常强调,冬令进补时最好视个人体质而为之。除了体质因素外,补药的剂型、剂量也是重点之一,有些剂型会影响到特定的病症,有些剂量太大容易造成不良的反应,正确的...
精品偏方
2025-09-27
0
1553
清代医家徐灵胎曾有“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之论,四神煎便是治疗鹤膝风的专病专方。四神煎出自清代医家鲍相璈所著的《验方新编》。此...
秘方方剂
2025-09-25
0
1509
柴胡,也叫地熏、茈胡、山菜、柴草等,因产地及形状的不同又分为北柴胡、南柴胡。其味苦、辛,性微寒,无毒,归肝、胆经,有清热解表、和解少阳、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
养生秘方
2025-09-25
0
1603
沈某,男,47岁,于2015年9月18日初诊。患者近八年来大便4至5日一行,自行服用肠清茶至今,大便仍干结难解。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及脑梗史。舌质淡红,舌...
精品偏方
2025-09-25
0
3055
从弈理“布势”角度探讨经方组方规律弈理、兵法、岐黄之术,其源同一,皆饱含中国传统文化“道”之蕴味,符合&ldqu...
养生秘方
2025-09-25
0
2271
中药绝大部分来自生药,安全剂量的范围比较大,但是用药剂量得当与否,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的作用,药量过大,则易损伤正气,引起人体肝肾功能损害。...
精品偏方
2025-09-24
0
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