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中药剂量问题临床应用思考

《中国药典》及教材之类,将许多药物限定在极少量范围之内,这也许是受到古人“原方一两,今之一钱”影响,而许多医者将之视为“圣典”唯有遵从不敢变通,结果临床收效甚微,在此,本人对《中国药典》的药量问题谈些个人体会。

汉代,大部分中药剂 量使用少则—两,多则一 斤,当然.古今度量单位有 区别,如果按1981年考古; 发现的“权”来计算,—‘两 约合现今的15.625克,一 斤约为现今的250克,如 果按“古之一两,今之一 钱”计算,现代药量仅为汉 代的六分之一甚至更少。

下面就附子、乌头的古今用量作个对比。《中国药典》中制附子用量是3— 15克,制川乌是3-6克,而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白通汤附子生用一枚20克,乌头汤中生川乌用5枚约15 克。以郑钦安为代表的火神派名医及传人,附子用量少则30克,多则几百克,也远远超出《中国药典》范围,本人临床治疗阳虚病人,制附子也常用30- 50克,制川乌常用量30克左右川缶床效果很好(须先煎透使用)。

细辛能温三阴经,通四肢关节,与麻黄附子同用可治少阴头痛、慢性鼻炎,与、干姜、附子同用能纳阳归肾、暖子宫等,是不可多得的良药。古人“细辛使用不可过钱”,《中国药典》使用范围是1-3克,今医者也多不敢变通使用,但临床上可用至15-20克。

起初,本人用药剂量也是从《中国药典》照搬使用,结果收效欠佳,后来按照《伤寒杂病论》的药用剂量使用,效果良好,这说明量足则效显,量少则效微。当然,并非所有药物都是要超常使用,至于何药要超常使用这里边有个问症无差,对症下药问题。

希望致力于中医研究的学者们,在编撰教材和药典时考虑中药的剂量问题,做到定量合理、准确。 (杨博)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3215.html

相关推荐

中药配方颗粒能全面放开吗

日前,一则《中药配方颗粒或将彻底放开!》的网文在圈内广泛流转,文中认为国家即将放开中药配方颗粒备案,中药饮片行业将面临巨大挑战等。如此重大的政策改变,难怪会引起...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1095

发展中医药旅游 中医动画片 中医中文

广东东莞一家原创动漫公司通过与国内中医药企业的合作,打造国内首部以中医药为题材的动画片。样片将在本届漫博会上首次亮相,首期26集成片预计将明年推出。这是一部名为...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201

从肝虚辨治方药应用

肝经之行,从足贯顶,经足腿,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注肺,循喉咙之后,上入喉头及鼻咽,连目系,出额下颊,会头顶,抵绕唇内。胆经之行,从...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406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的应用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主要 由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组成,具有清 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该 药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并有促进肺炎症 吸收、解除气管痉...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151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