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妇科病临床处方用药剂量常从以下方面思之

中医处方剂量的正确使用是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医者全面灵活掌握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处方剂量应用适当,临床可起到很好的效果。故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之论,妇人更有经、孕、产、乳之生理特点,临床用药掌握用药剂量尤为重要。笔者临床处方用药剂量常从以下方面思之。现介绍如下,望同道批评指正。
因病而异
药物的剂量常因新病、久病、急性病、慢性病等而有区别,妇科病用药更是如此。一般情况下,新病、急性病,因其邪气盛,正气未衰,病情单纯,治疗之时,用药宜量大,以直达病所。年老体虚、久病患者,其体虚证情复杂,用药剂量宜小,过重则易伤正气,使病情加重,对于妇人之病更应重视。
妇人所患经、带、胎、产杂病是也,调经用药以调养为主,月经失调,经量多少,或有痛经,或伴随它症,治疗之时养血为先,剂量当大,如当归、炒白芍、生熟地、党参、焦白术、生口芪之类。若以调为治,或理气或活血,则剂量不宜过大,如柴胡、香附、木香、丹参、红花、桃仁、青皮、枳壳、乌药等品。但若遇痛经块下,经血不畅,可加重活血止痛之品,如桃仁、元胡、川郁金、丹皮之类。调经用温经之法,桂、附、吴茱萸量不宜过大。清热调经,用苦寒之品,黄连、黄芩、栀子、黄柏之药,不可量大,否则热去易伤阳气,成为坏病。
带下病,脾虚为本,湿盛为标,故健脾祛湿宜量大力专,如炒山药、白术、炒芡实、车前子等品。临床若见带下挟热、湿热蕴结,带下色黄有味,全为湿热交织,当清热利湿解表,苦寒之品当与健脾祛湿之品合用,但剂量不宜过大,以免重伤阳气,寒生于内,则带下难愈。若见寒湿为患,带下清冷缠绵难愈,宜用桂附,量不宜大。赤带下可加少量引血归经止血之品,青带则稍佐以舒肝之品。
妊娠之际,治当补脾肾,以固胎之属,补脾肾之品可量偏大,如山茱萸、杜仲、桑寄生、菟丝子、熟地等品,量大无忧。清热养阴之剂,量也可偏大,如玄参、麦冬、生地等。除此而外,量皆宜小,中病即止,免伤胎元。
产后之时,多虚多瘀,生化汤中,重在用归芎,益母草、红花、桃仁,姜炭适量为宜。产后体虚当补气血,补气血药量大无虑,如归、芪、参、术,配伍必视脾胃情况,不可腻而伤脾。
因人而异
青壮年,体质强者,多为实证,病情单纯,用药量宜大,以图直达病所,则祛病神速。正如《圣济总录》云:“凡服药多少,要与病人气血相依,益人之禀,受有强弱,又贵贱苦乐,所养不同,岂可以一概而论,况病人有新久之异,尤在临床时意裁之,故诸富贵人骤病,或少壮肌肤致密与受病日浅者,病势全轻,用药宜多,诸久病之人,气形羸弱或腠理开疏者,用药宜少。”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因药性而异
药物的质地有轻重,性能有平和竣烈之异,对药轻之花叶类,如菊花、桑叶、薄荷、通草、竹如、灯心草等药用量宜轻,药质重之矿物介类,或药之根、果实,如石膏、代赭石、牡蛎、鳖甲、龙骨、龟板、熟地、白芍、杏仁等品,用量宜重。药性平和,如山药、扁豆、茯苓、麦冬用量可大。而对峻烈之品,如乌头、附子、朱砂、冰片、木香、砂仁等,用量宜小。
因炮制而异
药物经不同方法炮制,会有多种多样的变化,有的炮制后质地变轻了,用量宜小,如炮姜、阿胶珠、炮甲珠等。有的经炮制后质地变重了,剂量应稍大,如熟地、炙草、枇杷叶、炙麻黄等。有的炮制后,药性增强了,用量宜减少,元胡、姜半夏、酒当归。有的炮制后毒性或药性减小了用量可加大,如法半夏、制附子、制南星、熟大黄等。
此外,临床用药,应重视处方配伍原则,配伍时,君药剂量应重,臣药次之,佐药应小,使药最小。只有剂量适当,有主有次,才能收到明显效果。
总之,用药剂量应注意多方面的因素,其常随临床症状而变化,这才是中医辨证施治精华之体现。(王金亮)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3508.html

相关推荐

中药配方颗粒能全面放开吗

日前,一则《中药配方颗粒或将彻底放开!》的网文在圈内广泛流转,文中认为国家即将放开中药配方颗粒备案,中药饮片行业将面临巨大挑战等。如此重大的政策改变,难怪会引起...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1094

治疗妇科病 重视调理脾胃

王氏妇科治疗妇科病,重视调理脾胃。喜用四君、六君、补中益气汤之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精微生化之源。“脾为中土,以溉四旁,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1665

从肝虚辨治方药应用

肝经之行,从足贯顶,经足腿,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注肺,循喉咙之后,上入喉头及鼻咽,连目系,出额下颊,会头顶,抵绕唇内。胆经之行,从...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406

喉痹,慢性咽炎 行气化痰散结治方

廖某,男,60岁,教师。门诊号:004002。咽喉部反复不适 10年,加剧1月。10年前患者始感咽部干燥不适,时有异物感如鱼刺,或如炙肉,干咳。口服螺旋霉素等药...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2525

和胃汤治疗积聚痞块。和胃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和胃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和胃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积聚痞块。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和胃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人参3钱,白术1钱半,陈...

VIP秘方 2025-10-29 0 285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