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秋季燥邪当令 防燥食方

秋季主气为燥,燥邪当令。秋分后,天气转凉,主要为凉燥伤人。  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人体易由此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如便秘、感冒燥...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2239

炎性肠病性关节炎邪盛治以清法

炎性肠病性关节炎有腑痹外传和体痹内传之分。发病之初,邪气直中肠腑,可先见肠中收痛、里急后重,脾胃失运,日久则累及关节,此时为脏腑先病、腑痹外传;若起病先见肢体顽...

精品偏方 2025-10-04 0 2709

艾叶驱邪辟秽 养生经验方

孟子曾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患了七年之久的病,用其他方法治不好,可以用三年的艾来治疗。可见艾叶是不可忽视的药物。  ...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2112

越鞠丸为治邪实而郁者

《景岳全书》中有如下一段论述:“凡诸郁滞,如气、血、食、痰、风、湿、寒、热,或表或里,或脏或腑,一有滞逆,皆为之郁,当各求其属,分微甚而开之,自发不...

秘方方剂 2025-10-04 0 2868

唐汉钧诊治乳腺癌术 扶正驱邪为大法

唐汉钧,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顾氏外科流派第四代传承人,...

精品偏方 2025-10-04 0 1989

让工作中的你更健康的八个邪恶小偏方

偏方1:无时不刻拿大顶    具体方法:瑜伽风靡,很多人却不知道其实倒立是瑜伽中的终极招式。虽然人类大都自豪于自己直立行走的姿态,但是却不知道年复一年的地心引力...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3224

常练舌功 邪火不生

正常的舌象应该是淡红色,苔薄白,舌体柔软,运动灵活自如,胖瘦大小适中。舌和苔的变化是内脏病变的反映。常练“舌功” 能祛病强身延年,对人体...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2196

秋天燥邪当令 妙招应对秋季皮肤干燥

秋天,不少人的皮肤易出现暗淡无光泽、干燥紧绷、起皮、脱屑甚至红肿瘙痒等问题,影响容貌和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秋天燥邪当令,而燥邪具有损伤人体津液和阴血的特点,...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2995

风邪与肾脏病

风邪与肾脏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临床上运用风药治疗肾性蛋白尿不乏其人,但对二者关系似乎探讨不多。笔者从风性开泄的病理特性与肾主闭藏的生理功能方面,略作探讨。  ...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709

什么人群跟容易感受湿热之邪呢

随着炎热的夏季到来,人们容易出现口臭、便秘、头昏沉、目不清等症状。唐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朱叶珊介绍:这是湿热之邪在作怪。湿热之邪不仅有外热来袭,也有身体内...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287

斑秃“鬼舔头”是邪风入侵

一天早晨起床,魏先生的老伴突然发现魏先生头顶秃了一块。惊恐万分之下,他急忙到社区医院就诊。原来,这就是老百姓俗称的“鬼舔头”,医学上称它...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2125

温热邪气炽盛而阴液大伤 治法方药

【 热盛阴伤,心肾不交 】临床表现 身热,口干,齿燥唇焦,心烦躁扰不寐,舌质绛苔薄黄,脉细数。病机分析 本证乃温热邪气炽盛而阴液大伤,心火旺于上,肾水亏于下之候...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512

黄连汤“木邪犯土”是其主要证候

在仲景公《伤寒论》中,有治疗“痞满”的一组方剂,组织严密的、配伍灵活简洁,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疗效良好,然而将黄连汤也归于这一类方中,总有...

秘方方剂 2025-10-03 0 2812

常活血可防寒邪伤心脏

每年入冬后,各地医院因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就医的老人就明显增多。在中医看来,这与老人的心脉已被寒邪侵害有关。中医认为,冬季的主气为寒,冬季也是一年之中寒邪最重的季...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2010

达原饮主治邪伏膜原

达原饮方出自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的《温疫论》一书。原文:“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2945

数九天寒要防邪入心

数九天寒邪入心,极易导致心寒,诱发胸闷、心痛、心慌、心律不齐每年1~2月份.各地医院收治的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比平时多3~4倍,死亡率也显著上升。专家提醒.在此...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3351

风热犯肺证与热邪壅肺证鉴别

定义  风热犯肺证:风热之邪,侵犯肺系,肺失清肃,卫表失宣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咳嗽,咳痰质稠色黄和发热,恶心,鼻塞,咽干等风热表证。  热邪壅肺证:邪热壅遏肺...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