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瑶医月痕疗法

月痕诊法属于瑶医甲诊的范畴,在当地应用较广,为瑶医治病特色之一。月痕为指甲根部的半月形淡白色斑块,形如一弯新月,故称月痕。正常男性拇指月痕约为3毫米,女性、老人...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391

讨论中医阳明寒实症

《伤寒论》第180条云:“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章虚谷《伤寒论本旨·阳明篇》中解释:“胃家者,统阳明经腑而...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234

处暑秋老虎来袭中医养生保健

进入处暑,史上最长的三伏天行将落下帷幕,真实进入了气候意义上的秋季。在阅历了几场秋雨的洗礼,许多地方都感触到了秋意,凉快宜人。但千万要留意,初秋时节&ldquo...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652

历史上兼通中医的皇帝

在我国古代帝王中,有不少与中医药结缘的,这对中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远古时期,“三皇”之一神农氏为普济众生,曾翻山越岭寻找草...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865

为民间中医传承发展营造沃土

我有很多民间中医朋友,后来又在《中医人沙龙》一书中领略到不少民间中医的业绩,其中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和方法,令我读了很受启发。我情不自禁地在书的扉页上写了这首诗:&...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297

中医调理“节后综合征”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平常各自忙碌的亲朋好友汇聚在一起,共享欢聚时刻。有人在家补觉,一不小心睡多了;有人旅游、逛街,不知不觉动多了;有人朋友聚餐胡吃海喝,...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431

中医指趾尖放血急救法简便有效

近日,《东方今报》刊登了一则“河南好医生列车上急救昏厥婴儿”的文章,文中写道:在婴儿出现昏厥、生命垂危之际,汝州市金庚医院院长宋兆普大夫...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498

中医认为夏季心阳旺盛 养生常识

头痛、失眠、烦躁、坐立不安……一到夏天,很多人就感觉浑身不适、萎靡不振,这其实跟心脏的承受度有关。中医认为,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当夏日...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838

瑶医预防中风方

广西瑶医在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一些预防中风的单方,有一定的效果。中老年人可以一试:1.芹菜100克,洗净,打烂取汁,冲开水服用;每月连菔3天。2.槐花10克,开水...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760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晨间笔者到公园散步,常见到有举着牌匾、衬衫上印有弘扬中医药文化字样的营销员在活动,当我问他们何谓中医药文化时,竟然没人能作出一个像样的回答。  文化是什么?究其...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827

壮医治喘有特色:民族奇术

壮医认为哮喘是由感受外邪、吸人异物、饮食不当、身体亏虚等因素而引起,将哮喘分为寒喘和热喘两类,采用多种综合性疗法来治疗。放血法 在肺俞穴(第3 胸椎棘突下,脊柱...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644

上火炎性 中医分为实火虚火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夏天的七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知了的叫声令人心烦。天气炎热,不太有食欲,又接连加班,有人就...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292

中医肺与秋季 防暑降温不放松

《立秋》宋·刘翰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本年8月7号迎来立秋节气。立秋并非意味着真正秋天的到来。立秋后,炎...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387

中医饮食之道

饮食对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中医认为,从饮食中 获得气,用气来益养精血,精 血又抚养于气,气充足也就 具有了神,而神气充满后,身 体得到了保全。饮食失当,又 是...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874

名医罗明山的六字养生决

罗明山f1867~1983),四川省中江县人。自幼习武,13岁入中药铺里当学徒,后拜师学医,采药行医于川陕青藏,遍访中医药名师与道人高士,医术道术皆大有长进,为...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862

中医食疗能防治感冒

眼下,正值初春季节,人们很容易患感冒。请问,除了医药治疗外,可采用食疗的方法吗?答:冬季出现了少有的干燥天气,这给春季高发的感冒和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增加了可乘...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529

读《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有感

品读完国医大师朱良春的一生经历,让我思绪万千,一个人在年轻时勤奋苦读,不甘落后并立志学医济苍生,学成之后不忘父亲恩师教导,舍医赠药、开业南通、创办医院、办学、讲...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457

探究宋代医籍灸法的理论特色

通过研究发现,宋代刻印了多本涉及灸法的书籍,如《扁鹊心书》《针灸资生经》《灸膏肓腧穴法》《备急灸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上述书籍均保...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913

中医药标准制定主体

“我做了多年的中医药临床、科研工作,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标准,请问该怎么做?我主持的标准讨论稿已经完成了,请问下一步该怎么做…&hell...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377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近年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推动下,中医文化研究掀起热潮,取得系列成果。其中,地域中医药文化研究更是硕果累累,如孟河医派传承规律与模式的研究正式列为国家&l...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270

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学科发展历程

络病理论作为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是研究络病发病特点、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辨证论治、治疗原则及治法方药的应用理论。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历...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205

中医急诊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

中医急诊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急危重症的病因病机、证候演变规律、辨证救治与处理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在中医学学术发展...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124

健缘中医封包综合疗法简介

中医外治法是运用药物、手法或配合相应器械等,直接作用于患者体表某部或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与内治法相对而言的。清代吴师机在《理渝骈文》中指出:&...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796

中医治体虚多汗

对于身体虚弱引起的多汗,可适当服些中药调理。以自汗(在清醒时出汗)为主,出汗部位以头部、躯干为主,并伴有精神疲惫、食欲下降、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即小便色白、量多...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886

中医经典方剂发展思路与展望

经典方剂利弊论经典方剂简称经方, 现今特指汉代“医圣”张仲景所创之方[1]。因经方疗效显著, 配伍精简, 故而一直沿用至今, 广泛运用于...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