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姚僧垣 医术高超 精于药性

  姚僧垣是南北朝时期梁代名医,曾在宫中任太医令。他医术高超,精于药性,尤其他熟识大黄之功过而治愈两任皇帝之事,成了千古佳话。

  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梁武帝萧衍因病发热,寝食不安。朝中群臣竞相献方,皇帝却听信一御医诊断,欲服大黄以泻热。姚诊察后,却断然否定,认为“至尊年事已高,脏腑皆虚,虽有积热,亦不可轻用峻泻之药,恐伤正气”。武帝自恃也略懂医理,颇不为然。姚力谏曰:“皇上岂不闻当朝名医陶弘景之言,‘大黄,将军之号,当取其峻快也。’依臣之见,至尊之疾,只宜缓图,万不可轻投峻下之剂。”武帝闻之不悦,诏令退下。没想当夜,姚就被急召入宫救驾。原来,武帝服用大黄后,热势不仅未退,反致昏瞀,心悸气短。姚即用温和之法,取平补之药,敛苦寒所伤之阳气,连进数剂,果使皇上热退神爽,渐趋安康。

  承圣元年(公元552年),梁元帝萧绎继位。一次,元帝腹中痞满,胀痛不已,不思饮食,于是召众医商议治疗之方。众医皆以先帝服大黄致病重为诫,认为皇上至尊至贵,不可轻率,宜用平和之剂,使脏腑渐得宣通。姚诊后云:“脉洪大而坚实,应指有力,加之膳食不进,胃脘痛满,此腹中宿食积滞不化所致,非用大黄荡涤攻下,推陈致新不可。”于是力排众议用大黄。元帝听从了姚僧垣之言,服药后果然宿食大下,痞满胀痛之疾随之消失。

  大黄乃大名鼎鼎的攻下药,其性苦寒,集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活血化瘀、止血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尤以药性峻猛,荡涤胃肠积滞而著称,譬如国家能平定祸乱、安内攘外的一员虎将,故有“将军”之名号。临床上,大黄应用广泛,除胃肠积滞、大便秘结外,还可治疗出血、痢疾、疮疡、烧烫伤、跌打损伤、黄疸、淋证及妇女产后腹痛、恶露不尽等属实、属热(毒)、属瘀之类病证。但因其药力峻猛,对虚证、年老体弱者及孕期、月经期、哺乳期的妇女应慎用或忌用。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2285.html

相关推荐

寒窗苦读励志学医 刘茂才

个人档案刘茂才,1937年生,广东兴宁巿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中医脑病学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337

中医传承 体会“熏”的重要性

协和有著名的三宝,这已为大家所熟知。一说是:图书馆、病历、名教授;而另一说则是:图书馆、病历、严格的住院医培养制度。而“名教授”及&ld...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306

壮医太极针

壮医太极针直接在病灶疼痛部位针刺治疗,集推拿、针刺效果于一体,是养生治病的好方法之一  周丽华  太极的阴阳八卦代表着中国朴素的世界观,而这一理论同样被广泛运用...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445

中医传承莫走偏 传承中医理论要完整

今年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加强中医理论传承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中医理论传承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中医理论传承创新工作的指导思...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457

治风湿性心脏病偏方

美国著名流行歌星迈克尔·杰克逊2009.6.25因心脏病发作在洛杉矶的一家医院去世。哀痛之余,也警示我们要更加注意预防心脏病情况治风湿性心脏病偏方...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78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