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对中医药古籍书名的辨证论译

1 引言中医药古籍书名的翻译是困扰译者的一个重要 难题, 原因有三: 一是由于时代变迁, 有些书名显得 隐晦难解、 诘诎聱牙; 二是其中的文化负载词颇多, 意蕴...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908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中心析疑

卫气营血辨证是中医学辨证理论系统的重要内容,这一辨证理论系统历史悠久,使用广泛。作为辨证理论系统中的一种,卫气营血辨证具有其特异性,其间的卫气营血阶段医治准则,...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932

中医辨证施治五心烦热

在临床常见到很多中老年人两手心、两脚心以及心窝处发烫发热,但测体温却正常。中医学将这种情况称为“五心烦热”,多见中老年人。由于引起五心烦...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997

三印成禀与辨禀调治

•生辰印记与遗传印记、祖气印记共同构成了生命的核心组成部分——禀赋与禀质系统,故曰“三印成禀”。生命本...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31

谢映庐医案 巧辨新郎病

《谢映庐医案》中记载,余家的儿子年仅三岁,因患了疮疡之症,敷药治疗,可是疮疡虽然治愈,却出现全身水肿。余家曾多次请医诊治,医家都不知道小儿转患疮蛊,只是按照一般...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512

国医大师唐祖宣 临床辨析 分型组方

国医大师 唐祖宣我学医的过程,就是苦读、多问、勤读和善思,也成了我读书的座右铭。多读书、勤读书是我的主要学习经验。再就是多写,眼看千遍,不如手作一遍,我经常做笔...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215

体表肿物如何辨良恶

如果体表长了肿物,莫惊慌。因为体表肿物(包括皮下组织)绝大多数是良性的,恶性的仅占一小部分。特别是体表肿物一般都看得见摸得着,能及时就诊。若能掌握以下&ldqu...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28

舌癌按病程辨证论治

舌癌的辨证,初期以邪实为主,呈火毒结聚之证,继则虚实夹杂,晚期往往邪盛正衰,呈气血两虚状态。临床上可按病程辨证论治,并作随证加减。  1.初期  证候:舌部生一...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267

高荣林教授熟谙医学经典 注重脏腑辨证

高荣林,国医大师路志正首届研究生,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高荣林教授熟谙医...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457

中成药也需辨证施治

中成药品种繁多,各种制剂俱全,由于携带方便,不用煎熬,适用范围广而深受患者使用以及医师推荐。但中成药处方均应按照辨证方遣药,比如感冒,有风热和风寒之分,风热者可...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495

基于矛盾观辨析中西医文化差异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具有巨大的科学性与指导价值,对我们认识、分析两个矛盾主体有着启发意义。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中医、西医这两大...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504

所谓中医辨证施膳

根据阴阳五行和人体经络原理,如何进行辨证施膳?所谓辨证施膳,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体 质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膳,以达到治疗疾病 的效果,理论依据是中医的辨证施治,根...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652

中医辨证应用板蓝根

近些年来,部分医生不辨证而应用板蓝根、百姓们盲目滥用板蓝根的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目前甲流肆虐、普通感冒增多的季节,板蓝根及其中成药制剂更是抢手,不少人为防感冒,...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527

临床对痛症的治疗 辨治妇科痛症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大凡病者,以痛为最苦,故有痛苦一词。在妇科经、带、胎、产的生理过程中,最常见到的病症便是疼痛。故临床时,对痛症的治疗,必须要...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911

罗灵松擅长用针挑法 强调病证结合辨治

罗灵松是广东省梅州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临证精勤不倦,通读《黄帝内经》《针灸学》《中国按摩全书》《针灸甲乙经校释》等典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临床工作中重视辨...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297

依腰痛时间辨腰痛病因

腰痛成因非常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不同的腰痛有不同的发作时间,而时间相异又提示不同病因,患者如能仔细观察,则对医生鉴别诊断有极大帮助。早不痛晚痛:腰椎间盘突出。由...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353

干燥综合征 中医辨治心得

干燥综合征(Sjogren’ssyndrome,SS)是一种主要累及全身外分泌腺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口干、眼干、关节痛、反复腮腺肿大、乏力为主要...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596

《黄帝内经》大脉小脉考辨

大脉、 小脉最早见诸仓公诊籍。 《黄帝内经》 (以 下简称《内经》 ) 对二脉多有记载, 视其为纲领脉。 然而在后世流传过程中, 有观点认为大脉与洪脉、 小 脉...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225

不辨体质一律用大枣进补

民间流传着“一日吃仨枣,一辈子不显老”的说法。但是,大枣属于药食同源之品,有自己独特的药性,如果不辨体质,一律用大枣进补,有时非但起不到...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937

食物性味要认清 辨证用膳能健康

作为一名临床医师,我见过许多患者,也医治过许多疾病,真的是实在体会到,什么是病从口入,什么是药养不如食养。一个人的体质、精气神,都是从每天一勺一勺吃的饭中化生而...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440

乳腺癌中医辨证与辨病并重

卢雯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名老中医传承博士后、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乳腺...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888

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喘息辨异

支气管哮喘患者常有过敏性体质,每因吸入或摄入致敏原 (如花粉、尘土、食物和某些致敏性药物)或由感染等因素引发。初发年龄多较早、有哮喘反复发作史。心源性喘息常由于...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488

执业医师考试 培养辨证论治能力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国家选拔合格医师人才的重要途径,既要选拔合格的后备医师,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又不能打击广大考生的积极性,既要公平公正,严格执考,又要根...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