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经方辨治痰饮眩晕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统称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者可突然仆倒。眩晕属于虚者居多,但多为虚中挟实之证,而这个实则以痰饮为多见。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张仲景称眩晕为“头眩”、“目眩”,或“冒眩”,或与其他症候并称之为“癫眩”、“眩悸”等,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为后世痰致眩晕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如《伤寒论》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这一条头眩的病机就是中气损伤,水饮上冲。《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说:“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这里就主要阐释了“目眩“、“冒眩”的病机是痰饮上冒清阳。特别是《金匮要略》中治疗痰饮的大法“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以及苓桂术甘汤、泽泻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痰饮眩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病案举例

  赵某某,女,60岁。2011年12月30日初诊。体质素弱,有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半月前因感冒而一直发作头晕目眩,时轻时重,低头或仰头,以及转颈过快时,眩晕就会加重,曾去某医院诊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经活血化瘀药口服及输液治疗无明显效果。刻诊:精神差,眩晕,头部动作迟缓,后颈项部僵硬不适,出虚汗,眩晕加重时汗更甚,无头痛,无寒热,无恶心、呕吐,口渴,无口苦、咽干,纳差,多寐,大便可,小便黄。舌质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水滑,脉寸浮关尺沉微弦。血压145/90mmHg。辨为太阴太阳阳明合病。方拟苓桂术甘汤、泽泻汤、桂枝加葛根汤合方:茯苓、葛根各40克,桂枝、白芍、生姜各30克,白术、炙甘草各20克,泽泻50克,红枣8枚(切开)。3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二诊诉疗效很好,诸症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守方又服6剂痊愈,血压也降至正常。

  按:笔者认为,老年患者或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动脉硬化症等慢性病者,其眩晕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血阴阳亏虚,标实主要责之于痰饮。该案患者年高久病,素体真阳不足,气血虚损,复因感冒而营卫不和,胃气亏虚,以致于中焦运化失职则痰饮内生;下焦蒸腾气化无权则痰饮内停。中阳被遏,痰饮上冲于头则头晕目眩。病机乃营卫不和,痰饮上蒙清阳。标实为主,治疗重点应着眼于温化痰饮,利水降逆。故以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利水降冲。桂枝加葛根汤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加葛根升津舒经通络,除颈项痹阻,《本经》谓葛根“主……诸痹,起阴气”。合以泽泻汤加强利水消饮,降逆止眩晕之力。泽泻能强力化水饮而生津液,《本经》谓泽泻“……消水,养五脏,益气力”。方证相应,疗效明显。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4344.html

相关推荐

阑尾炎治疗方法2

【组成】生大黄、红藤、蒲公英、厚扑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大黄、红藤清热活血,消痈排脓,合以附子温阳散滞,祛邪与扶正,同时兼用,为其配伍特点...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460

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 外敷方

生栀子粉外敷,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络、抗炎、抗渗出之功效,治疗各种跌扑损伤、急性挫扭伤后局部肿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患者,每每使用此方,均获...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316

慢性湿疹 治疗棘手 外洗治愈

慢性湿疹病因复杂,治疗颇为棘手。采用中药外洗治疗该病lO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治疗方法处方:苦参60克,百部、蛇床子、益母草、防风、桂枝各30克,枳壳1...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876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34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