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切诊作为一种重要的诊疗方法,被历代医家广泛重视,而脉诊成...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3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危北海教授是当代中西医结合脾胃学说和脾胃疾病研究开创人之一。其脾胃病学术理论及临床经验颇丰,特别是在中医脾虚证的研究上有重大贡献。笔...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6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田立茹 李继安 姚建景 王淑玲主任医师为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河北省第二、三、四批,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40
沪上朱氏妇科是当今妇科重要流派之一,肇始于朱南山先生,奠基于朱小南先生,发展于朱南孙教授,至今已历百年。第三代传人朱南孙临证七十余载,长期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39
疾病的证候,通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四诊,可以把有规律的证候,系统地分别归纳为若干类型,作为识别疾病的方法及辨证论治的依据。如伤寒的六经证候,温病的卫、气、营...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63
周安全(1939—2017年)是我国闻名呼吸病、热病、疑难病专家,长时间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专家委员会专家,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33
早7~9点及傍晚6~8点咳剧,从“少阳、阳明欲解时”论治。 葛某,女,65岁,2017年7月28日初诊。患者于2014年4月左肺下叶占...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74
帕金森病在老年人尤多,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指肝肾阴虚、脾胃气血两亏,实指风、火、痰、瘀之邪。基本病理因素为风、火、痰、瘀、虚,五者相互影响兼夹甚至相互转化。...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03
肌肉训练有利于提高肌肉的耐力与身体肌肉的品质,增加肌肉的血液供应,使肌肉得到更多的氧气和营养成分。不过,训练要以循序渐进的 -方式,切勿操之过急,以免造成肌肉纤...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21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通常两三天不大便,或有便意但排便困难,大便往往干燥。便秘日久,常常会引起腹胀、腹痛、头晕、食欲减退、睡眠不安等症,并易继发痔疮、...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98
弦滑脉为痰涎内阻,邪气阻滞,气血欲行而与邪搏击,气血激扬化风而显脉滑。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所治之风痰,不是外感所致,而是素体脾虚,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则变化为痰。...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41
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精髓,我们讲的理法方药,实际上就是辨证施治的过程。理就是辨证,通过辨证,确定病位、病性、病情、病因、病机。辨现证很重要,病证里的重点是辨现证,就...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85
随着国外疫情持续发展,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在加大,疫情防控警惕性不能降低,要求不能降低,在分区分级差异化推进开展正常医疗服务工作的同时,对疫情防...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68
编者按:辨证论治在中医学诊疗体系中一直被奉为圭臬,即便这一名词概念被明确提出仅逾半个世纪,但其内涵与应用却已有贯彻古今之实。在中医学发展历程中,脏腑辨证、六经辨...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062
病证结合,并非是将西医诊断的“病”与中医辨出的“证”,生搬硬套以固定模式进行所谓的低层次的“中西医结...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77
脂溢性脱发又称雄激素源性脱发,往往较难治愈,用中医辨证治疗有一定疗效。湿热蕴结型:头发稀疏脱落、油腻,多汗,口苦,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或弦数。治法宜清热...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002
治功能性腹泻(寒热挟杂)方处方:乌梅、炒白术、川椒、制附片f先煎)、炮姜、黄柏各8克,党参20克,黄连4克,茯苓10克,细辛 2克,甘草3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65
湿寒性颈椎病是因湿寒邪气引起发生的颈部不适,颈肩疼痛,酸胀串麻连及肩背。颈椎病有因风寒所致,有因虚所致,有风寒夹湿所致。湿寒阻阳,脉络不通,也是常见的一个证型,...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34
近代中医大师张锡纯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他是较早运用中西医理论研究《伤寒论》的医家之一,对《伤寒论》的阐发见解独到,对学者启发匪浅。远绍仲景 ...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81
【病案】 患者,女,65岁,于2012年1月14日就诊。 主诉 身痛,甲状腺肿大。曾去天津市肿瘤医院就诊,查彩超、病理检查以及骨扫描,诊为甲状腺癌晚期肋骨及...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16
中医治疗皮肤病,多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中医认为皮肤病的发生往往是气血阴阳与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向表现,因此常外病内治,遵循整体观,达到阴平阳秘。中医正是从不...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59
处方:熟地、山药、黄精、枸杞子、 白菊花各15克,山萸肉、茯苓各12克, 泽泻、丹皮各9克。加减:阴虚火旺致盗汗、手足心烦 热明显者,加龟版12克,知母、黄柏各...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32
北京名医治甲亢(阴虚动风)方处方:生地、熟地、白芍、连翘、浙贝母、丹参、太子参、麦冬、五味子各10克,夏枯草15克,珍珠母 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150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不详。目前西医主要以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来缓解症状,尚无...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72
雀斑多与遗传、内分泌系 统失调、日晒等因素有关。好发 部位多在眼眶及双颊。中医认 为本病多由火郁经络血分,复 感风邪凝滞.或肺经血热,或因 阴虚火邪上炎所致。现...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03
王某,女,42岁。甘肃省敦煌市。2014年10月6日初诊。述间歇性心前区疼痛伴胸闷心悸20天。在敦煌市医院检查心脏彩超和心血管造影显示心脏冠状动脉左前支狭窄、硬...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27
小琴是个电脑族,经常有黑眼圈,也很容易上火。熬夜加班后,有时候补三四天觉还是“回不了神”,总觉腰酸背痛。朋友都说她身体太“虚...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87
患者安某某,男,55岁。2011年3月28日初诊。患者弓背而行,面色萎黄,眼睑、爪甲及牙龈苍白,衣着厚重。舌淡苔黄腻,舌下脉络(+)。患者自诉近一月来,时常发热...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06
肩颈综合征虽然可以说是一种小病,但如果发展下去,也会造成肌肉的萎缩和颈椎病变。所以大家出现了这种经常性的肩背不适症状,就应该及早到医院去就诊,明确诊断,防止疾病...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79
许某.24岁,干部, 1993年3月19日初诊。产后反复阴道流血 50天。自诉于1993年1 月29日因胎儿过大而行剖宫产术.术后恶露初为暗红.继为淡红,持续2...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