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为中医四诊之一,受王叔和《脉经》所云“脉理精微,其体难辨,浮紧弦芤,辗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影响,有人认为脉象难于捉摸,多凭...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2023
近代中医大师张锡纯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他是较早运用中西医理论研究《伤寒论》的医家之一,对《伤寒论》的阐发见解独到,对学者启发匪浅。远绍仲景 ...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326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脉法探析桂林古本 《伤寒杂病论》 是我国近代发现的 《伤寒 论》 古老版本之一, 由张仲景第 46 代孙张绍祖传出, 据其自述为 《伤寒杂...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640
•与其动辄诋毁一门根本不了解的学问,不如努力发掘,为国人、为全世界人民,做一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实事。•在临床工作中,没有一种仪器可以代替医生...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821
古人云:“先议病,后议药”,强调明确诊断的重要性。国医大师李士懋认为,治病不效主要原因是辨证不清,要想辨证清楚准确,就必须提高四诊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2423
•左脉反映人体之血,宜小,属阴;右脉主人体之气,宜大,属阳。“左右分气血”诊脉观点遵循“左:心肝肾,右:肺脾肾(命...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391
《敝昔诊法》的诊断理论探析老官山汉墓为新发掘的西汉景帝、 武帝时期墓葬, 该汉墓 共出土竹简920余支, 几乎全部是医学内容。 简书所用文字为以 篆隶为主, 符...
养生秘方
2025-10-02
0
1240
作者简介 余瀛鳌,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古籍领导小组成员、当代中医药技术中心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文献分会主任委员等,是我国...
养生秘方
2025-10-02
0
2957
切脉,也称脉诊、把脉,是中医诊察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更是中医通过切脉了解病人病情的“拿手好戏”,据此推测疾病的发展变化,进行处方;治疗。...
养生秘方
2025-10-02
0
1933
《黄帝内经》( 以下简称 《内经》 ) 是我国现存 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 ,《内经》重视整体观 念,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尤其重视色、脉 诊法,其中色诊以...
养生秘方
2025-10-02
0
1360
在正确运用脉诊技能和办法的条件下,脉诊在四诊之中的效果是第一位的,望闻问诊可辅其后,四诊相互完善诊断。有时脉诊剖析足以完整客观地反映疾病的病机改变,其他三诊只起...
养生秘方
2025-10-02
0
619
思健先生《脉诊里的误区》一文,深有感触,文章简短,文笔流畅,把当今某些脉诊里的误区揭露到位,入木三分。不过,“用脉搏的均匀度,以分促脉、结脉、代脉或...
养生秘方
2025-10-01
0
944
已故著名老中医岳美中先生,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会长,是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多次为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治病。也曾多次接受国家的派遣,远赴海外为外国领导人用...
养生秘方
2025-09-30
0
1689
象思维视域下的中医脉学解析与思考象思维以“整体直观”为主要认知方式,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本质内涵的一种原创性思维[1]17。古人以&l...
养生秘方
2025-09-30
0
1636
在临床中,脉诊能够占到50%~90%,在《溯本求源》这本书里有记载。尤其是一些说不出症状来,或者是症状罗列很多,或者这个人症状一点都没有的情况下,脉诊定性、定位...
养生秘方
2025-09-30
0
1092
寸关尺部位与长度考在脉诊客观化进程之中,寸关尺的位置和长度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虽然中医诊断学已经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寸关尺定位和诊脉布指规范,但依然比较模糊。...
养生秘方
2025-09-28
0
1414
《醉花窗医案》 是清代医家王堉所著, 并未刊 行, 只有抄本存世, 1976 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排印 出版。本书作者为清代医家王堉, 字蓉塘, 号润园, 山西介...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874
胶胶扰扰几时休。继2006年“废除中医”的声音一度甚嚣尘上之后,今年,又有一个奇特的乱象上演。前不久,微博名为“烧伤超人阿宝...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1254
论皮纹络脉诊法皮纹主要是指人类与灵长动物的手掌和足底特殊纹线走向的生理花纹, 尤其是指、趾末端最为密集突出。研究皮纹结构、发育、遗传、群体分布及其相关应用的科学...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1843
笔者的老师上海同济医院中医科杨毅勇曾说:“中医说穿了,一个就是诊脉,一个就是辨证,两个掌握了,中医基本就差不多了。”而他本人也主要依靠脉...
养生秘方
2025-09-26
0
2532
“系统辨证脉学”是齐向华教授的原创性脉学,是在继承传统脉学的基础上,突破《脉经》“形态比拟”的脉象认识方法,秉承...
养生秘方
2025-09-26
0
1849
“脉诊作为中医精准定位的一个重要方法,在中医学今后的发展中,必将起到引领作用。”日前在浙江舟山召开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
养生秘方
2025-09-26
0
1080
脉诊是中医的一部分,也是中医四诊之中最深奥的一个层面,这也是学习中医的一个难点,很多人学了一辈子的中医,对脉诊的运用却始终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没有新的突破,这是由...
养生秘方
2025-09-25
0
640
所谓脉诊,主要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观察脉象的变化,以此来诊断病情。因为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脏腑气血发牛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
养生秘方
2025-09-24
0
1352
本文从词义延伸角度分析《内经》中虚实各含义之间的关系,认为虚实本义为大土山和财物粮食充足,在脉诊引申为空软和坚满,在气血分析中引申为无和有,在阴阳五行及藏象学说...
养生秘方
2025-09-24
0
1437
最近,一场关于“脉诊验孕”的中西医约战受到很多人关注,在热烈的网络讨论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以现代诊疗技术的进步来否定中医的基本技能...
养生秘方
2025-09-24
0
1206
余有志于斯文经年矣!文章之标题亦为数年之前所拟,奈何提笔竟不知从何处写起,遂搁笔以待。近日,偶观一脉诊图,图中老者鹤发童颜、髭须飘然;长辫结于脑后、正襟坐于案前...
养生秘方
2025-09-24
0
1689
脉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关于脉诊,现今出现了两种需要加以认真对待和探讨的现象:一是有人认为脉诊这种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诊断方式并不重要,可有可无;二是...
养生秘方
2025-09-23
0
1015
在公元前五世纪,我国就已经出现了脉诊,并一直沿用至今,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性。现代脉象研究证实,脉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的功能、血管的机能、血液的质...
养生秘方
2025-09-23
0
2366
脉诊解析寸口脉动中“形”与“气”, 研究人体疾病与症状是现代脉学的进步。认识密集在脉浅层的“形&rd...
养生秘方
2025-09-23
0
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