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浅说脉诊学习

  脉诊是中医的一部分,也是中医四诊之中最深奥的一个层面,这也是学习中医的一个难点,很多人学了一辈子的中医,对脉诊的运用却始终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没有新的突破,这是由于人的各种生理效应变化反馈都极其灵敏,脉诊揆度所得时而无常,师生授受时,难以揣度脉理。正所谓:“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迴,迴则不转,乃失其机。”过去的不可得,现在的留不住,转瞬即逝的感觉,常常在师生间无奈地发生,《内经》强调悟而后通神明:“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古往今来有太多的中医爱好者对中医脉诊却只能“望洋兴叹”。

  学会脉诊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关键是如何灵活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去研究脉理,通过临床总结一套适合自己实用的诊疗方法。对此,笔者总结以下几点体会。

  1.习脉者当先洗心,正所谓:“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通过修身养性来提高自己的意识,方能慧然独悟、心领神会。这点是至关重要的,关乎你能否走进脉诊殿堂的关键。

  2.熟读经典,掌握方法,分别阴阳。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也是脉诊的总纲。“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


  3.脉诊必须三部合参、脉证合参,脉理精微,在于分清浮、沉、迟、数、虚、实、寒、热,辨析七表八里。张景岳说:“万病之本,只此表、里、寒、热、虚、实六者而已。

  4.持脉之道,虚静为保。医者在诊脉时,应平心静气,聚精全神,贯注指下,比类奇恒,明察微妙,善于分析,才能诊的准确。

  5.独立思考,反复实践才能触类旁通,正所谓:“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结合临床掌握规律,运用其规律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7553.html

相关推荐

简单易学的书本健身减肥操

白天在办公室工作,闲暇时,轻轻松松也能减肥,以下为一套简单易学的以书本为“道具”的办公室健身减肥操:(1)两手拿书,手臂放松。两脚开立与...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98

阴阳是祖国医学的精髓和根基

赵炳南,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名誉院长,兼北京中医研究所所长,外科学会及皮科学会委员,全国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北京中医学会理事长,担任过北京首都医学...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03

预防结石 喝水有学问

补水补得够不够,有没有可能结石,更重要的是看尿量多少,而不是饮水量多少。水分少了,尿变浓了,尿里的草酸钙、磷酸钙、尿酸钙等成石成分超过溶解度了,就会形成结晶,结...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93

涉医简帛的外科学价值

中华医学源远流长,何谓“源”,又“流”向何处?医学发展史证明,中医外科、骨伤科的历史要早于其他医学各科,因为它是...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3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