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辨证论治

脏病主治经病次治寻常辨证论治

•分主次对证施治,虽主药宜重宜准,却不可过重过切,以免拘谨板滞;次药宜分宜散,又不可面面俱到,唯恐喧宾夺主。•证候倘或轻重难易一时无辨,则当...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57

夜盲症 中医辨证论治 中西医综合治疗

晚饭后和家人一起遛弯儿,台阶、小石头看不清,一不小心就摔个大跟头。眼睛对弱光敏感度下降,暗适应时间延长,光线昏暗时或夜晚视物不清、视野缩小,你可能得了夜盲症!晚...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86

中暑的辨证论治

中暑是在高温伴高湿或烈日暴晒过久的环境下,由于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而发生的一组急性热病。中医认为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若长时间在烈日下或高温中劳作,伤及气...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27

听力减退 耳鸣耳聋同时并见 辨证论治

耳鸣是患者在耳部或头 颅内感到的一种声音。耳聋 是听觉系统的传音、感音功 能异常所致听觉障碍或听力 减退。耳鸣、耳聋往往同时并 见,二者辨证论治基本相同, 均可...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15

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临床采用辨证论治方法,治疗慢性功能性腹泻病人92例,取得较好的临床 疗效。现总结如下。慢性功能性腹泻临床主要表现为大 便呈糊状或稀水样,但无腹痛症状,起病 缓慢...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37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论治

溃疡性结肠炎为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涉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可有全身临床症状。患者病情轻重不等,...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74

小儿便秘不同症状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但中药治疗需根据小儿的不同症状辨证论治,才能取得好的疗效。实热便秘表现为大便干结,排出困难,甚者多日一解,伴口干口臭、腹胀而满、...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94

小儿磨牙症预防调护 中医辨证论治验案

常克运用清热泻脾散治疗小儿磨牙症经验小儿磨牙症是神经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患儿在无意识状态下出现下颌肌肉规律性伸缩咀嚼的副功能活动[1]。该病...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84

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阴阳五行学说

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论治所谓整体观念,是指中医非常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把人的生命活动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活动,同时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这种对人体...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79

眩即眼花 晕是头晕 眩晕辨证论治

眩晕在中医看来以风、痰、虚引起清窍失养。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临床上用中医...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99

中医辨证论治诊疗技术的理论体系

标准是衡量学科成熟的标志,辨证论治诊疗技术的标准化是体现中医疗效优势的核心技术载体,可对中医诊疗技术行为发挥规范性作用和指导作用。作为中医药的核心技术,辨证论治...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16

舌象是中医辨证论治不可缺少的重要指征

望舌质舌象,是内脏的一面镜子。舌象是中医辨证论治不可缺少的重要指征。舌象常是反映内脏变化的灵敏指标,可判断正气的盛衰病邪的寒热属性等,以及疾病的消长、预后等。自...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64

中医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

大家知道在中医的辨证论治里,“理-法-方-药”是一个基本的内容,也是一个基本的程序和过程。什么理?什么法?什么方?什么药?但是到了&ld...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42

眩晕临床以内伤为主 辨证论治

眩晕,是眼花或发黑,头晕旋转,如坐舟车,起则欲倒,俗谓之“头旋眼黑”之病。其病因有外感眩晕和内伤眩晕两种。外感眩晕多是由感冒引起,是一种...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32

危北海治消化性溃疡 中医辨证论治大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危北海教授是当代中西医结合脾胃学说和脾胃疾病研究开创人之一。其脾胃病学术理论及临床经验颇丰,特别是在中医脾虚证的研究上有重大贡献。笔...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60

颤证病名考证 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田立茹 李继安 姚建景  王淑玲主任医师为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河北省第二、三、四批,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39

帕金森病分期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帕金森病在老年人尤多,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指肝肾阴虚、脾胃气血两亏,实指风、火、痰、瘀之邪。基本病理因素为风、火、痰、瘀、虚,五者相互影响兼夹甚至相互转化。...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02

高血压的平脉辨证论治

弦滑脉为痰涎内阻,邪气阻滞,气血欲行而与邪搏击,气血激扬化风而显脉滑。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所治之风痰,不是外感所致,而是素体脾虚,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则变化为痰。...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