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面风辨证论治 三叉神经痛治法息风通络处方

▲陈朝俊 广东省名医,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首届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丁某某,女性,32岁。
01


【发病过程】
患者自述近2年来反复发作左面部阵发性抽搐样剧痛,首次发作前有发怒诱因,左面部尤其是左眼眶部有抽搐样剧痛,发作时间短暂,但频繁发作,在某医院诊断为三又神经痛,用过多种西药及多种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现求中医治疗。

02


【首诊证候】
主诉:左面部阵发性抽搐样剧痛2年。
刻诊症见:发作时左面部,尤其眼眶部抽搐样剧痛,缓解期面部麻木,头晕目胀,心烦易怒,失眠,腰膝酸软,舌红,舌边有瘀点,少苔,脉弦细涩。
03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面风(风阳上扰)。 西医诊断:三叉神经痛。 治法:滋阴潜阳、息风通络。 处方: 熟地黄15g、山茱萸肉10g、墨旱莲15g、女贞子20g、生龙骨30g、石决明20g、紫贝齿20g、白芷10g、延胡索15g、郁金15g、栀子15g、牛膝10g、鸡血藤15g、蜈蚣2条、全蝎10g、秦艽15g、葛根30g、陈皮15g、炙甘草5g。水煎服,共7剂。
04


【随诊过程】 二诊
述服药期间发作2次,但疼痛较轻,持续时间较短,头晕目胀明显减轻。继服7剂。
三诊
疼痛已无发作,面部麻木消失,腰酸未减。上方加狗脊15g、杜仲20g、桑寄生20g,继服7剂。
四诊
诸症悉除。上方去熟地黄、石决明、蜈蚣,再服7剂,巩固疗效。
05


【按语】 本例系情志所伤,肝失疏泄,郁而化火,加之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上亢之肝阳加上郁火,上扰清空发生面痛,久病人络,气滞血瘀又加重疼痛。治宜滋阴潜阳,息风通络。方中熟地黄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山茱萸肉补益肝肾,可治肝肾阴虚之头晕目眩、腰酸耳鸣;墨旱莲、女贞子滋补肝肾;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石决明、紫贝齿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栀子泻火除烦,凉血解毒;白芷辛散温通,长于止痛,可治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牛膝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火下行;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筋活络;蜈蚣、全蝎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秦艽祛风湿,退虚热,通络止痛;陈皮化痰;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止眩;甘草解毒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养阴息风、通络止痛之功而获效。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计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计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作者:贾翔,指导专家:陈朝俊 主任中医师 】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4571.html

相关推荐

用于治疗皮肤病 方解肤光净

曾定伦,1947年生,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1983

疏通经络少生病

经络是人体防治疾病和保健的总调控系统。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之一,人体的经络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才能气血充盈,五脏六腑...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1774

糖尿病足外用方

1.蛇床子、地肤子、黄柏、双花、远志各10克,红花、没药、苦参各6克。加水3000毫升,煮沸5~6分钟后倒入盆中,先熏,待到水温40摄氏度左右时洗患足15~20...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2334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