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施治

肠道息肉予乌梅丸法施治

刘沈林,男,1949年生,江苏南京人。医学硕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原江苏...

精品偏方 2025-09-25 0 1672

中医辩证施治丹毒

(一)临床表现丹毒是由丹毒链球菌侵犯皮肤和粘膜网状淋巴管而引起的一种有传染性的感染,好发于头面部及小腿。中医称其为“抱头火丹”或&ldq...

秘方方剂 2025-09-25 0 1547

小儿厌食的辨证施治

厌食是儿科经常遇到的主诉,要弄清是否确系厌食。有的家长过分要求小儿进食,有时小儿食量变化较大或偏食可误认为厌食。要从病史体检和必要的化验检查深入了解以除外消化系...

精品偏方 2025-09-24 0 2430

过敏性鼻炎 辨证施治中药治疗针灸按摩

□ 聂 茸 沈阳市中医院  每到春暖花开或夏秋交替的季节,一些人会突然出现以下症状:清晨和睡醒时会突然喷嚏不断,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双眼红肿,一个早晨几乎离不开...

精品偏方 2025-09-24 0 2595

中医辨证施治五心烦热

在临床常见到很多中老年人两手心、两脚心以及心窝处发烫发热,但测体温却正常。中医学将这种情况称为“五心烦热”,多见中老年人。由于引起五心烦...

养生秘方 2025-09-24 0 2256

郁热的辨证施治

初春人体阳气开始升发,积蓄了一冬的郁热从内外发,容易引起一系列脏腑郁热的症状。郁热积聚于不同脏腑会有不同的症状,如聚于肺部可见咳喘、咽喉干痛、口干舌燥等;聚于心...

秘方方剂 2025-09-24 0 3052

中医病症的诊断与辨证施治

病症的诊断与辨证施治,是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是中医各临床学科的核心内容。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为一谈。  病症的诊断,是依据所获得...

养生秘方 2025-09-24 0 685

白带病分型加辨证施治

对于白带病中医根据其病因、病性等,确定治疗方法,对病情多作整体考虑,治疗用药上有其独到之处,原则上是分型加辨证施治。  脾虚型带下色白、无臭味,患者少气乏力,食...

精品偏方 2025-09-24 0 3269

各种血虚的症状 补血施治

中医认为,血为百病之始,血虚要及时补血。然而血虚有几种类型,因此在补血时要辨证施治。下面说说血虚有哪几种以及各种血虚的症状。  血虚,指体内阴血亏损的病理现象。...

精品偏方 2025-09-24 0 2035

临证取象施治思路

《内经》之理,在于万物类“象”。《素问·五运行大论》谓“天垂象,地成形”“天地阴阳者,...

养生秘方 2025-09-24 0 1949

攻补兼施治便秘

李某某,女,4岁半。2013年12月15日首诊。以大便干结一年余就诊。近半年每天需吃大量水果为主食以助排便,如4~5天不解大便,必须灌肠通便。多家医院就诊,效差...

精品偏方 2025-09-24 0 2094

低热的辨证施治

有些人经常不明原因发热,热度又不高,多在37.5℃~38.2℃。如发热时间持续在一个月以上的,称为长期低热。中医认为,低热可由外感、内伤使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所致。...

精品偏方 2025-09-24 0 2059

痛风的因机证治 辨证施治病案

痛风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不节,导致脾虚失运,痰浊内生;久病及肾,肾阴不足,湿热内蕴,逐步产生痰浊;痰湿、瘀血、热毒蓄于肾而成积热。而七情,劳倦或外感六淫...

精品偏方 2025-09-22 0 2460

黄疸 难治性辨证施治 选取临证病案两则

姚希贤临证治疗黄疸病经验浅析黄疸是指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的症状和体征,根据实验室指标分为显性黄疸和隐性黄疸,根据黄疸的病因分为肝细胞性黄疸、...

精品偏方 2025-09-22 0 3219

辨证施治“帕金森氏病”

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科疾病。目前认为该病的病因是因为脑基底节等处缺少一种多巴胺物质,多巴胺减少后,与其对抗的另一种神经介质乙酰胆碱相对增...

秘方方剂 2025-09-22 0 1897

攻补兼施治肝硬化腹水

患者男性,48岁。2010年7月15日初诊。乙肝病史确诊7年,自述平时疲乏,不思饮食,肝区隐隐胀痛不适,3年前超声提示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内径14mm,脾脏5...

精品偏方 2025-09-22 0 2315

中青年男性进补 要按虚施治

“年底压力特别大,最近几晚一直都失眠,白天上班又浑浑噩噩,我是不是该补一补了?”“别人经常说我老成,看起来有三四十岁,黑发里...

精品偏方 2025-09-21 0 1634

动脉硬化四种类型辨证施治

动脉硬化大致可归属中医学“胸痹”等范畴。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情志不遂,肝气怫郁,气郁化火,煎熬津液,水凝成痰所致。痰浊留于体内...

精品偏方 2025-09-21 0 2166

中成药也需辨证施治

中成药品种繁多,各种制剂俱全,由于携带方便,不用煎熬,适用范围广而深受患者使用以及医师推荐。但中成药处方均应按照辨证方遣药,比如感冒,有风热和风寒之分,风热者可...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663

辨证施治胃泛酸

泛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像饮食过饱,或者甜食、辣食、酸食吃多了,都会出现泛酸的情况。一般只要持续时间不超过5分钟,属于基本正常。如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者几十分...

精品偏方 2025-09-20 0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