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中医针灸 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人物背景:

杨金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秘书长。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保护项目课题组负责人。

中医针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正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和“使者”。中医针灸申遗成功4年来,中国针灸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项目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项目的传承保护单位,积极开展中医针灸传承保护工作。目前针灸专家王雪苔、贺普仁、程莘农、郭诚杰和张缙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2009年我国政府授予程莘农和贺普仁2名杰出的遗产持有人“国医大师”称号。2014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项目的传承人郭诚杰教授被授予第二批“国医大师”称号。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既是对我们长期以来致力传统针灸保护方面所做出种种努力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接下来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例如在开展中医针灸传承保护时,就必须从理论认识、实践经验、思辨特点、认知方式、道德修养等多个方面,正确把握中医针灸流派传承的关键——医源、医理、医术、医德和医脉。

医源是学术渊源、流派的根

流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流派必须有学术渊源,至少有100年以上的历史,才勉强算是“祖传”,并保持特色性、传承性和地域性。中医针灸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延绵数千年传承至今,不仅是一种保健和治病的实践技术,而且是人类有关生命与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已成为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标志之一,是优秀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面对现代医学的冲击,中医针灸如何在安全性、有效性、实用性的基础上,实现科学表达、客观评价和规范操作,以保持其特殊性和多样化,是我们面临的任务。

医理是传承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基点

医理是中医针灸传承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基点。医理传承就是在跟师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中医针灸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总结归纳、领会感悟针灸名医的学术思想,并将其用于指导实践的可持续发展;学术思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一病一证、一法一方的个人诊疗观点、看法、想法、经验、体会、心得等等,而是贯穿于理论——实践——又理论——再实践的“理法方药(穴术)”系统性的内在联系,并被大家公认的结论,才能够称得上是学术思想。

医术是诊治经验、特色技法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学科。传承医术是指继承老中医行之有效的临床疾病诊治经验、用药特色,不同流派的医疗经验及特色手法等。中医针灸作为实用医疗技术,如针灸的特殊针刺手法、特定穴位认知,以及特殊针灸器具使用等,这些在书本上很难学到,只能由掌握者口传心授,手把手地去教,才能科学地传承并不断创新。正所谓“名师带高徒”,不是什么人都能收徒,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徒弟。

医德强调“以德载术,以术弘德”

当前一个重要现象,就是轻道重术,或者说有术无道。没有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和敬业精神,专业技术就不可能达到精湛的水平,名老中医都是德艺双馨的国医大师和“大医精诚”的典范,加强医德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出来的徒弟才能够掌握中医针灸的精髓,成为真正的中医。

医脉是指继承传播,后备人才

继承者将来成为老中医学术思想和针灸技法的传人,通过传承,徒弟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对中医针灸有独到认识和理解,能够形成自身的学术思想体系,不但能够继承老中医思想,成为继承者,还可以创立新学说,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并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疾病,成为新一代宗师。

中医针灸作为一种古老医术,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实践价值在与现代西方医学的交融中,又不断被重新发现和认识,充分显示了文化的多元传承是人类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基石与智慧源泉。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中医的保护和传承,并不断创新技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实现中医药的人类共享。(本报记者 周蔓仪整理)

链接

中医针灸十大学术流派

目前我国中医针灸有十大学术流派:澄江针灸学派、郑氏(郑魁山)针法针灸学术流派、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桂派中医大师黄瑾明壮医针灸、蒙医五疗温针流派、经脉-脏腑相关湖湘针灸推拿学术流派、靳三针疗法流派、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河南邵氏针灸流派、四川李氏仲愚杵针学流派。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9841.html

相关推荐

治疗妇科病 重视调理脾胃

王氏妇科治疗妇科病,重视调理脾胃。喜用四君、六君、补中益气汤之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精微生化之源。“脾为中土,以溉四旁,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1665

仲景学说一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公元150年,东汉医学家、被国内外医学界尊奉为医圣的张仲景诞生在南阳的土地上。他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125

含“灵宝”的中医方剂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名就有千千万,因此研究地名也成为一门学问。要说最与道家结缘的,与中医关系最密切的地名,非灵宝莫属。  “灵宝”...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129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