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暑热时节,遁以养生

明天就将进入大暑节气。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热分大小,六月的节气里有两个“暑”,前面月初的为小暑,后面的为大暑,大暑节气是“热气犹大也”。大暑的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中国文化推崇顺时而养,大暑的养生又有什么讲究呢?这可以在《周易》里找到对应的智慧。
遁与六月、脏腑
十二消息卦是《周易》六十四卦里面的12个卦,根据卦的阴爻、阳爻的变化而顺次排列,以阳气消退为消,阳气生长为息。十月为坤卦,全部是阴爻,阴气满。十一月,一阳始生,坤最下一根爻由阴爻变为阳爻,整个卦变成复卦——地雷复。阳气继续生,到复卦的第二爻也由阴变阳,就变为十二月临卦。到临卦的第三爻变阳爻,下卦变为乾卦上卦为坤卦,就成为正月泰卦……依此类推,到六月为遁卦。
在中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里有一篇《诊要经终论篇》,这篇文章把月份与天气、人气对应起来,其实《黄帝内经》中将一年的季节、月份与人体相配的,大约有二十篇,有四时配五藏,有五时配五藏,有八时配八藏……其中,只有一篇是六时配六藏,将一年十二月划分为六个阶段,然后依次与肝、心、头、肺、心、肾相配。这种方法和十二消息卦是一脉相通的。十二个月里的五、六、七、八这四个月属于天干中的中央戊己土,因此人之气分别在脾和胃。暑月养在脾胃,古代文士已经这么办了。
遁卦:隐遁之道与暑月养生
遁卦在《周易》中是“下经”的第三个卦,即六十四卦里的第三十三卦。“下经”讲“人道”,即来源于天道的人伦智慧,这种智慧非常指导养生。
《序卦传》说:“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万事万物不能恒久占据某个位置,有进必有退,有退必有进,这是天道自然。《广雅·释诂》解释“遁”有三个含义:一是“去也”,就是离开;二是“蔽也”;就是隐蔽;三是“退也”;就是隐退。遁卦主要讲隐退,隐退并非无原则地消极避世、逃世,而是应时、应势而隐,而隐遁也不是什么都不做,后面我们看卦爻辞就能知道。
总体而言,遁卦讲的是急流勇退、功成身退的大智慧,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成功之后归隐,是符合天道的,这就是遁卦的智慧。卦辞说: 遁,亨,小利贞。意思是遁卦代表亨通,对柔小的人会有利。
《彖传》说: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彖传》对遁卦的九五爻大加赞赏,九五至尊居于最高位,反而隐退,这确实很难做到。一般而言,大部分人成功后会膨胀,不知道要隐退,所以就会有潜在的危机,而遁卦里的九五爻就知道隐退,是一种了不起的智慧。
当年曾国藩打下了天京(今南京),打败太平天国。朝廷对其功劳予以重赏,赐封侯爵,赐封曾国荃(曾国藩九弟)伯爵。曾国荃不服气说:“大哥,我出生入死打败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战功显赫,我也应该如你一样被封为侯爵,你能不能到朝廷帮我说说。”曾国藩说:“九弟,你现在要赶快归隐,要隐遁。” 曾国荃不以为然,曾国藩说:“你连续多年出生入死,身体抱恙,需要告老还乡去养伤。”曾国荃说:“我身体没伤,还能继续战斗。”曾国藩又说:“有人构陷湘军才是朝廷的心腹之患,现在朝廷已经盯上我们湘军了,准备拿我们开刀,所以要赶快归隐。”经过曾国藩多次劝说,曾国荃也意识到危机,决定归隐。归隐时,曾国藩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千秋万代都已经消失了,历代英雄豪杰已经大浪淘沙了,多少战友都已经战死了,我能留下来是值得庆幸的,所以百战归来还要再归隐读书,这就是一种遁卦的智慧。
《象传》说:“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天下面有山就构成了遁卦之象,山在天下已经开始隐遁了。”我们可以想象:天在上面、在外面,山在下面、在里面,天逐渐向上、向外隐退,而山则逐渐向下、向内引退,这样天越来越高,山越来越矮。“天”代表已经达到了最高位置,还要隐退,它不是无所作为地隐遁;“山”也是如此,已经达到高位了再隐遁。所谓隐退,不是本来是一堆烂泥,还遁,真正的隐遁是要先有成就,功成身退。“君子以远小人”即君子要按照这个卦象远离小人(“君子”指“天”,“小人”指“山”)。“不恶而严”即不厌恶,不表露厌恶之情,但要很威严,使小人有敬畏感。
总结遁卦智慧,讲的是隐退之道,在最得意美好、功成名就之时隐退,需要勇气与智慧。欧阳修解释遁卦说:“遁者,见之先也”,隐遁是表现的开始,只有隐退了才能展现出来,也就是说后退是为了前进。程颐解释遁卦时说:“君子退藏以伸其道”,君子隐退是为了弘扬正道。所以隐退是一种智慧,遁卦的隐退不是无原则地消极避世,而是一种顺天应人的智慧。按照《周易》规律,隐退之后,就会迎来了大壮的局面。
暑月天气热,人容易烦躁,在这种情况,遁卦的智慧就很有意思了。如果还是一味地争强用勇,显然不符合暑热天气的养生。认识到遁卦的智慧,心静是前提,心静能清醒地知道自己的时位,自然进退自如。真正做到遁卦的智慧,那更需要放下、舍得,在夏月得闲消暑,非常难能可贵。
退居闲处,“遁”文消暑
暑热时节,养生宜修身养性、怡情静养,自古文人多做有消暑诗,久久流传,其中的消暑养生方法对现代人们仍有学习借鉴意义。
《消暑诗》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意思是说,暑热时节,宜腾空居室,放空心态,以心静散热,藉空室生凉,平心静气坐窗下,悠然自得有清风。
《暮热游荷池上》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意思是说,细草、荷花、莲叶,披襟凭风,放空自己,突然还能与荷花对话,仿佛听到荷花对自己讲:太阳下山了都还这么热,真是愁死个花儿啊。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宋·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意思是说,大暑时节,黄庭坚悠哉悠哉地去听吹笛,与朋友聚会,这是他的解暑养生法。
三首消暑诗,修己、览胜、与朋友游,都是暑期可用的养生法。(张其成)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9231.html

相关推荐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4

论《内经》经脉与时辰配属

《内经》不仅有关于脏腑与时辰相配属的认识,而且还根据经脉自身的特点,提出了经脉与时辰的配属关系。古人在天有十二月、地有十二水、日有十二时(辰)、人有十二经的&l...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1916

冬瓜外治敷贴痈疽无 养胃生津治胀满

利便止渴消热毒,心火脾火皆能除。养胃生津治胀满,外治敷贴痈疽无。冬瓜不仅价廉,也是很多人家中常备的蔬菜,其利水功效被常人所熟知,然而冬瓜的功效远不止利水。治疗腹...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92

乳腺增生外治有招

药物:天麻适量。取穴:神阙穴(肚脐)。方法:将买来成块的天麻打成粉,每次取适量的天麻粉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点评:天麻...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236

健胃固肾 润肺生津 山药金糕

主料山药粉300克。  配料豆沙100克,面粉100克。  调料白糖150克。  制作将山药粉加入面粉和水揉匀,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分成16个面团。将豆沙放在盘...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161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