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仝小林 治疗瘾疹的医案观点

瘾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并伴有瘙痒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类似于西医的荨麻疹。

中医外科教材对瘾疹的辨证多从寒热论治,认为风团若色红多属于热,如风热或血热,用《外科正宗》之消风散或犀角地黄汤等疏风清热凉血的药物来治疗。若风团色苍白,多属于寒,如风寒束表,一般常用桂枝汤或桂枝麻黄各半汤疏风散寒。仝小林在临床中却常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或升阳散火汤治疗风团色红伴灼热感之瘾疹,看似属热,但却予辛温透邪之药而愈,这是为什么呢?

仝小林认为,部分瘾疹其实属于火郁范畴。那么何为火郁?火郁中的火是实火还是虚火呢?其实火郁之火,即非实火也非虚火,此乃阳气也。阳气,随脾胃气机升降,向外发散。若散发阳气之脾胃气机拥塞,或脾胃不足无力散发阳气时,就会出现火郁证。所以火郁即阳郁也。火郁的理论,最早来源于李东垣,其升阳散火汤便是治疗火郁的代表方,原方治疗血虚或胃弱过食冷物,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而出现肌肤筋骨困热、扪之烙手之证。仝小林将火郁理论推而广之,认为一些疾病看似有火热表现,但是按实火治不效,按虚火治也不效,百治不效,此乃火郁也。火郁的临床表现纷繁复杂,郁在外,则四肢、背、胸、腹等发热,或为皮肤之皮疹瘙痒;郁在上,或为咽炎、唇炎、舌炎、口腔炎,或为喉炎,鼻炎、中耳炎、结膜炎,或为甲状腺炎、淋巴结炎等等。

瘾疹,便是火郁于皮肤的表现,因外邪袭表,郁于皮肤与肌肉之间,郁久化热所致。火郁之热多为局部之热,而常无全身之热,这是辨证要点。如瘾疹之风团表现为色红、灼热感,但无口干喜冷饮、溺短赤、大便干结等热象。这种情况的治则为“见热休治热,透邪热自散”,即外散透邪,便是治本之法。清代医家李用粹在《证治汇补》郁证篇下亦云:“咳嗽痰喘,风疹潮热,此火郁也,治宜发之。发者,汗之也,升举之也。如腠理外闭,邪热怫郁,则解表取汗以散之。”《伤寒论》之桂枝麻黄各半汤便是治疗瘾疹属于火郁证的效方,原文提到“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此已提示病人面红、身痒,为外邪未解,予桂枝麻黄各半汤外散表邪,汗出可愈。

下面是笔者根据仝小林老师的观点治疗瘾疹的医案。

病案1

高某,女,47岁,2013年5月2日初诊。患者面布风团伴瘙痒三天,风团色红、灼热感,躯干及四肢未见风团,面部稍有浮肿,胃纳可,二便调,舌淡苔薄腻,脉缓。

诊断:瘾疹。辨证属于风邪外袭,火郁于表。治以外散透邪。予桂枝麻黄各半汤。

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5片,红枣5枚,麻黄10克,杏仁10克,地肤子10克,白鲜皮10克,2剂,先服1剂,诸症明显减轻,第2剂服完,面部风团退,浮肿消。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8640.html

相关推荐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8

立冬食疗养生

俗语说“立冬不吃饺,冻坏两只耳。”每逢立冬,北方的家家户户都要吃好吃的南瓜馅饺子。人们很看中二十四节气,“节”者...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333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60克,川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每次20-30分钟,一般1-3剂可愈。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57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1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5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