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流涎齘齿 处方:保和丸加味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徐晨峰 范亚兰 陈淑敏 李晶
  医案
  患者李某某,男,18岁。2015年7月1日诊。诉自幼说话时口水多,白天尤甚,夜眠磨牙。同时见腹胀、纳少、易腹泻、大便稀等症状。曾患病毒性肠炎史。
  检查:营养发育中等,舌质红,苔薄黄,脉缓滑。
  诊断:中医:(1)流涎;(2)齘齿。
  辨证:此属脾阳不足、胃肠湿热。脾阳不足,则腹泻,口涎自流;脾失健运,湿热积于胃肠,则夜间磨牙、纳少。
  治则:消食导滞、清热利湿、温脾开胃。
  处方:保和丸加味:炒白朮12g,益智仁10g,焦三仙(山楂、神曲、大麦芽)各10g,莱菔子10g,连翘12g,茯苓10g,法半夏10g,陈皮10g,马齿苋30g,芦根30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200mL。
  2015年7月8日二诊:服药后,夜间已不磨牙,口腔流涎减少。腹略胀,纳少,大便稀,每日1次。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滑。治守前法。处方:原方去马齿苋,加黄连8g,木香8g,大腹皮10g。7剂。煎服法如前。
  2015年7月15日三诊:夜间已不磨牙,说话时口水减少。胃纳可,厌食油腻,腹略胀,大便稍溏。舌质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缓。处方:照上方去黄连,加益智仁至12g,党参10g。7剂。煎服法如前。
  2015年07月22日四诊:服上方后,说话时已不流涎,夜间已不磨牙。但饮食不香,二便正常。血压110/74mmHg,舌质红苔黄,脉沉滑缓。处方:照上方去大腹皮,加焦槟榔12g。7剂。煎服法同上。
  疗效评定为临床痊愈。
  患者自幼说话时口水多,腹泻,纳少,有脾阳不足、脾失健运之象;夜间磨牙,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滑,此属胃肠湿热,方用保和丸加白朮(即大安丸),以益气健脾、消食燥湿;加益智仁,以温脾开胃摄唾,帮助解决腹泻、口涎自流和纳少症状;加马齿苋,清热解毒,止痢,治疗大肠湿热;加芦根,清透肺胃实热,治疗夜间磨牙。中医认为夜间磨牙与胃热、食积、虫扰、气血不足、痰饮等有关,此患者有食积、胃肠湿热之象,因此主要用保和丸加芦根,治疗夜间磨牙。二诊见其腹泻依旧,而脾阳不足,乃去马齿苋;改合香连丸,加黄连,能清肠中之湿热,并有杀菌之作用;加木香理气消胀,兼有醒脾之功;加大腹皮,行气导滞,和胃宽中,治其腹胀。三诊因患者舌质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缓,湿热之象已减轻,本质虚像浮现,去黄连;加大益智仁用量,以温脾阳;加党参,以补脾肺之气,寓四君之意。投方与病症相符合,因此能收到较好疗效。
  芦根甘寒无毒,入肺胃二经,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其性能升能降。关于芦根治疗夜间磨牙,诸书未载,仅见于秦伯未等著《中医临证备要》。临床投之,确有卓效,证实其言不虚。(徐晨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范亚兰 陈淑敏 李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此文上接11月1日5版 未完待续)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6233.html

相关推荐

含“灵宝”的中医方剂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名就有千千万,因此研究地名也成为一门学问。要说最与道家结缘的,与中医关系最密切的地名,非灵宝莫属。  “灵宝”...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1289

阑尾炎治疗方法2

【组成】生大黄、红藤、蒲公英、厚扑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大黄、红藤清热活血,消痈排脓,合以附子温阳散滞,祛邪与扶正,同时兼用,为其配伍特点...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461

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 外敷方

生栀子粉外敷,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络、抗炎、抗渗出之功效,治疗各种跌扑损伤、急性挫扭伤后局部肿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患者,每每使用此方,均获...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31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