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科学度夏 宜做“四养”

夏季炎热,容易造成人体阴虚火 旺,影响新陈代谢。那该如何科学地 度夏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 主任中医师何富乐自编的歌诀,倒是 可以给大家一个参考。

“夏气通心,五行属火,夏季摄 生,养心为先,心为君主,宜静喜凉, 忌浮恶热。先为神养,潜志勿怒,宁心 寡欲,小成窃喜。次为食养,苦味常 摄,芯类多服,素多荤少。再次术养, 缓动微汗,动之前后,饮水摄志。若有 偏盛,予以药养,随证施方,调和阴 阳。十指连心,行养心操,静心养练, 即可万全。”

通俗来说,夏季养生之法,具体 可从神养、食养、药养和行养这四养。

首先,是神养,也是最为重要的。 夏季天气闷热,人心火较旺,容易烦 躁、心神不定,因而要“静心、养心”。 这里所说的“心”并非心脏,而是指精 神、情志,即要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 绪,切忌大悲大喜,切忌发怒。驶币作 息宜晚睡早起,睡眠时间在晚10一11 点至次日早上6—7点。晚睡早起相对 来说会睡眠不足,所以需要适当的午 休作为补偿,一般半小时左右就能保 证一下午的精力了。

其次。是食养和药养。中医认为 “药食同源”,两者并无绝对的分界 线。夏季饮食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 为原则,可吃些清热解毒的凉苦食 物,如西瓜、苦瓜、冬瓜和梨等,忌油 炸、辛辣及热性食物。多吃低脂、低 盐、多维生素且清淡的食物也是夏季 食养之道,各种营养保健粥是不错的 选择,绿豆百合粥消暑止渴、生津利 尿;白木耳粥滋阴生津、润肺养胃;还 有莲子粥、红小豆粥和枸杞粥等。

‘夏季是治“冬病”的好时机。夏季 外界和人气阳气皆盛,这时利用内服 中药配合针灸、中药敷贴等外治方法 来预防和治疗,可把躲在关节处和后 背膀胱经中的寒冷逼赶出来,以减轻 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

再次,是行养‘,也就是运动。医生 建议,大家每周做不少于5次有氧运 动,每次30分钟为宜,最佳锻炼时间 在早上的6~7点。运动强度不宜过 大,以自己运动后的心率作为标准, 即年龄加上运动后的心率不大于 170。运动过后不要立即喝冷饮降温, 否则易伤肠胃。 董瑞林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45.html

相关推荐

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

2014年中医药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统领各项中医药工作,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着力完善中医药...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60

“冻”出健康 还有学问

“春捂秋冻”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养生方法。“秋冻”是指秋天有意识进行耐寒锻炼,可提高肌体对寒冷的适...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64

夏季心火旺 养津液防中暑调饮食

慎起居 夏季人体的心火旺,肺气衰,且太阳升得早,应晚睡早起;由于中午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所以中午最好不要外出;为了补充夜间的睡眠不足,应适当午睡。由于夏天暑...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43

学生体质像“玻璃”

近期,一则有关“中小学生体质玻璃化”的新闻引起不少家长的担心。报道称,现今的孩子普遍体质较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各种...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67

夏令黄鳝透骨鲜

晚饭之时,从医的爱人出了一谜让家人猜,其谜面为:“像鱼又像蛇,浑身滑溜溜”(打一动物),此时,女儿率先揭开谜底:黄鳝。于是,爱人从厨房间...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8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