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中医防骨质疏松症 补虚同时 活血止痛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骨质疏松的发病总人数接近2亿,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严重性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病,位居中老年人五大疾病患病率之首。然而,部分群众认为骨质疏松是小病,无须太在意。其实,骨质疏松不只是腰酸背痛,甚至会导致骨折,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髋关节骨折一年内病死率达20%,生存者约50%致残。因此,人们把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形象地喻为老年人“无形的杀手”。

  骨质疏松早期没有症状,是不知不觉发生和发展的。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因此,预防尤为重要。人的骨量在35岁以前是累积阶段,35岁左右达到高峰,之后骨量逐渐减少。医生建议中年以后应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以了解自己的骨峰值,防患于未然。

  由于导致骨质疏松的因素有很多,而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使已疏松的骨骼回复到原有的状态,因此未病先防是关键。未病先防,增加骨量储备,阻止钙质继续流失,将会大大减轻骨质疏松的程度。而均衡的营养和适度的体育锻炼是标本兼顾的有效方法。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原则是:饮食+运动+药物+早期骨密度检测。实施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病根在肾肝脾虚

  中医把骨质疏松症归属“骨痿、骨枯、骨痹”范畴,认为其发病机理为肾虚、肝脾两虚及血瘀。

  中医认为“肾”与“骨”密切相关,《素问·五脏生成》曰:“肾之合骨也。”《素问·宣明五气》曰:“肾生骨髓”,“其充在肾”。即肾藏精,主骨而生髓。肾髓充足,则骨骼生化有源,坚固充实,强健有力。若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骨骼失养,脆弱无力。故肾衰骨髓枯则筋痿,可发为骨痿。

  另外,肾和肝两脏关系密切,肝肾交融,相互滋养,肾精充沛,肝血充盛,则筋骨健壮。脾为后天之本,脾虚日久则肾精亏虚,骨骼失养,骨骼脆弱无力,以致发生骨质疏松症。

  针对以上病机而采用补肾壮骨、益肝健脾及活血止痛的基本治疗法则。

  补虚同时

活血止痛

  目前,老年妇女中骨质疏松症的比率估计约29%,然而,只有13%的老年妇女被确诊。初发的骨质疏松是无疼痛症状的,骨质疏松的严重并发症——骨折能够导致急性疼痛,骨质疏松的慢性疼痛一般与骨变形、关节错位和肌腱的压力有关。有研究表明,80%以上的骨质疏松患者有疼痛症状。而疼痛也是多数骨质疏松症患者就诊的主诉原因。肾气虚,无以推动血行脉中,则经脉不通;肾阴虚脉道涩滞,气滞而致瘀;肾阳虚不能温煦推动血液,阳虚生寒,血液凝滞致瘀,瘀则不通,不通则痛。瘀为百病之根,久病多瘀,久痛必瘀。通经活血中药具有使气血流通,经络通畅,强骨止痛的功效。

  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成药如十味骨康口服液、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骨疏康冲剂、骨松宝胶囊、强骨胶囊等,具有明显改善骨密度和骨强度的作用,不仅可提高骨量,增加骨密度,还可改善骨的显微结构,增加骨的强度,从而减少骨折的发生率。

  另外,应用针灸疗法也可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现代研究表明,针灸能有效地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纠正激素的紊乱状态,平衡钙磷代谢,从而改善骨质疏松的程度。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应遵循辨证论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症选穴的原则;应从补肾着眼,无症治本,有症标本兼治;针对骨质疏松症常见的腰背痛、骨痛等症状选用适当的穴位。

  多管齐下

持之以恒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越早越好。中年以后应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以了解自己的骨峰值,防患于未然。

  加强锻炼。人在运动中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改善骨骼血液循环,骨组织就不容易丢失钙质。有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老人,他们的平衡能力好,体内骨密度高;并且他们不容易跌跤,这就有可能有效地预防骨折的发生。

  多晒太阳。可以增强维生素D的合成与吸收,而有助于钙在体内的吸收与利用。

  饮食多样。注意营养丰富,多补充富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皮等。

  忌咖啡、可乐等。不要吸烟、酗酒等。

  慎用药物。老年人应慎用药物,如利尿剂、四环素、异烟肼、抗癌药、强的松等均可影响骨质的代谢。

  注意安全。老人应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尤其是跌倒容易造成手腕、股骨等处的骨折。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0544.html

相关推荐

老年人改善血液回流不畅 多做逆向按摩

老年人普遍存在血液循环不畅的情况,其中,又以静脉血液回流减慢的问题最为突出。尤其在久坐或久站后,老年人会出现下肢酸痛、肿胀等一系列症状,久而久之,容易出现静脉血...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674

急性支气管炎(名医方剂:2)

中药处方(一)  【辨证】实热喘证。  【治法】清热写肺,祛痰定喘。  【方名】麻杏陷胸汤。  【组成】麻黄3克,杏仁4.5克,生石膏12克,甘草3克,黄连1....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873

健骨强腰方6

猪肾1枚,椒盐适量,杜仲10克,葱姜适量。杜仲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半个小时,滤取汁液;猪肾对剖两半除去筋膜臊腺,切成腰花,加入杜仲汁、椒盐、黄酒、食盐和淀粉...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1510

中医如何辨证解热

人体发热是常见的一种病理现象,人体从体表到内脏都有可能发热,不同部位的发热从病机到治疗都不相同,需要区别对待。体表的发热最为常见,就是指体表的温度升高。体表的发...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1088

溃疡性结肠炎白血汤

叶柏,1961年出生,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102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