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痹证腰椎椎管狭窄 治法处方扶正脱透

沈某,女,74岁,2021年8月24日初诊。主诉:右下肢麻木疼痛2年余,加重1周。患者右下肢疼痛乏力2年余,行走后加重,休息后缓解,无法入睡。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痹痛乏力,足底麻木感,躺平及屈膝抱右腿后可缓解。平素轮椅代步。刻诊:右下肢麻木疼痛,喜温。无恶寒发热,手足不温。大便可,夜尿2~3次。易饥饿。舌暗,苔根白厚,有齿痕。脉左沉细,右滑、重按涩。既往史:糖尿病、高血压20余年。抑郁障碍病史6年余。既往冠心病病史。2016年行右下肢静脉曲张切除术、左侧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术。2021年8月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及下肢腘动脉血栓形成,并行右下肢动脉球囊扩张形成术。
中医诊断:痹证(三阴伏寒)。
西医诊断:腰椎椎管狭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腘动脉血栓形成。
治法:扶正脱透。
处方:北芪100g,桂枝30g,赤芍30g,大枣60g,当归30g,川芎30g,生地30g,桃仁15g,红花15g,通草5g,生姜30g,地龙10g,炙甘草30g,蜈蚣2条,生晒参30g,白术30g,细辛15g。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
8月27日二诊:右下肢麻木疼痛如前,喜温。药后行走较灵活。下肢不温。大便可,小便色略黄,夜尿2次。咳嗽,咯黄色黏痰。易饥饿。口干,喜温。眠可,多梦。舌淡,苔厚腻,舌根尤厚。脉弦细。处方:北芪100g,桂枝45g,大枣60g,当归45g,川芎30g,生地30g,桃仁15g,红花15g,通草5g,生姜30g,地龙10g,炙甘草30g,蜈蚣2条,生晒参30g,白术30g,细辛15g,附子15g(先煎)。3剂,煎服法同上。
8月30日三诊:右下肢麻木疼痛如前,喜温。药后行走较灵活,下肢不温。大便可,小便色清,夜尿2次。咳嗽有痰改善,易饥饿,略口干,喜温。眠差,难入睡。舌淡,苔厚腻,舌根尤厚。脉沉细结无力。处方:北芪100g,桂枝45g,大枣60g,当归45g,川芎30g,生地30g,桃仁15g,红花15g,通草5g,生姜30g,地龙10g,炙甘草30g,蜈蚣2条,生晒参30g,白术30g,细辛45g,熟附子30g(先煎),麻黄30g,吴茱萸15g。4剂,煎服法同上。
经治疗后,患者右下肢麻木疼痛改善,行走较灵活,下肢不温改善,好转出院,随访病情稳定。
按腰椎椎管狭窄为骨科常见疾病,以腰痛为主。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腰痛与肾息息相关。对于椎管狭窄严重压迫神经根的患者,中医主要辨治思路为活血、补肾为主,往往效果不佳。本案从六经辨证入手,结合《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辨证为三阴伏寒,治疗以扶正脱透为大法,效果显著。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言:“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血虚寒凝,内有久寒者,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以温中祛寒,用清酒和水煎药,可加强活血祛寒的作用。厥阴肝经,藏营血而应肝木,内寄相火,加生姜、吴茱萸宣泄苦降,是方散寒而不助火,养营血而不滞邪,实为厥阴营虚、内有久寒之良方。故处方以当归四逆汤加减。二诊继续加强温通补血之力,桂枝、当归用量加大,加附子以温通寒凝经络血脉之痹,药后症状改善。三诊加强温通之效,细辛、熟附子用量加大。取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之意,加吴茱萸宣开苦降,直走厥阴经脏,以散久滞之陈寒。(潘宗奇
广东省中医院)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5669.html

相关推荐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60克,川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每次20-30分钟,一般1-3剂可愈。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55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49

黄耆丸治疗虚劳。黄耆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黄耆丸的秘方制作方法,黄耆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虚劳。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黄耆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黄耆3分,鹿茸3分,茯苓3分...

VIP秘方 2025-10-27 0 2167

治慢性咽炎 沙参黄菊花金银花

黄柏煎液雾化治慢性咽炎取黄柏30克,加水150毫升,煎煮至100毫升。使用时每次取5毫升装入雾化瓶中(药液温度保持在25℃-35℃),一端接氧气,打开氧气便可雾...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42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