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刘渡舟医案 心悸经方合用



 1994年,笔者有幸侍诊于刘渡舟教授左右年余,聆听教诲,目睹疏方,受益良多。老师虽仙逝有年,受业情景犹存脑际,现据当年从师笔录以及追思回忆,整理老师临证验案医话两则,藉以缅怀教导之恩,并以此文倡导弘扬老师为之一生不遗余力、上下求索的仲景学术思想。

  刘渡舟老师谓:《伤寒论》方称“经方”(古方),经方以后之方称“时方”(今方),经方药少而精,出神入化,有起死回生之妙。继《伤寒论》之后,又产生了数以万计的“时方”,经方、时方并驾齐驱,荟萃医林,各有千秋,荫庇于民,应兼收并蓄,使古今之方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即把经方与经方、时方与经方进行有机巧妙结合,此举并非“叠床架屋”之围堵,而是用“古方”以补“时方”之纤弱,用“时方”以补“古方”之不全。经方合用,张仲景早开先河,如麻桂、柴桂合方等等,然时方与经方合用于临证,疗效确切,但医坛问津者尚少,未形成蔚然成风之势。

  经方与经方合用

  【医话1】心悸案

  王某,男,36岁。包工头,1995年8月16日来诊。自述心悸气短,胸闷憋胀3年,在某医院心电图检查:心率52次/每分钟,诊为心动过缓。曾用参麦、复方丹参注射液等静点,症状暂缓,近日因工程紧迫,,操劳过度,心悸加重并伴乏力。于8月9日晚,突然心悸胸闷,气促汗出,口干舌燥,畏寒肢冷,时欲大便,眩晕欲倒,急送当地医院抢救,心电图检查:心率44次/每分钟,经吸氧、静滴(药名不详),住院数日后,心率始达55次/每分钟而出院。为求用中药彻底治疗,慕名请刘渡舟诊治。

  刻下: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口干不欲饮,畏寒肢冷,(正值炎暑,身著夹克),大便3日未行,舌淡苔少,脉沉迟时结,证属心阴阳两虚,以心阳虚为主之心悸证。治宜温阳通脉,气血阴阳并补,拟《伤寒论》炙甘草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炙甘草15克,红参10克(另炖),桂枝15克,生姜10克,麦冬30克,生地黄30克,阿胶15克(烊化),大枣15枚,麻子仁10克,熟地黄20克,蜜麻黄5克,炮附子8克,细辛5克。5剂,每日一剂,清酒合水各半煎,每日两次分服。

  侍诊诸生私议:暑气蒸蒸,老师缘何置麻黄于方中,不虑汗出亡阳,犯“虚虚”之戒?有曰:老师用药不必多虑,只是吾等不晓个中玄奥耳!药尽,患者心悸胸闷、气短诸症明显减轻,大便日行一次,已着单衫,脉沉无力,结象消失,脉率可达60次/每分钟。上方减麻子仁,又投7剂。服后,患者又欣然来诊,自述神清气爽,料病已愈。诊其脉率,已达68次/每分钟。刘渡舟令再取7剂。隔日一剂,以巩固疗效。

  老师曰:认识疾病在于证,治疗疾病则在于方。总观是证,为心阴阳两虚尤以心阳虚为主证之心悸,其治必从阴阳两方面权衡,用《伤寒论》炙甘草汤,当属合拍。然炙甘草汤补心阴之力大,补心阳之功稍逊。而患者又偏以心阳虚为主,故合用《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以补偏救弊,并非取其温经解表,而用于鼓动心阳,以治心动过缓,故使数年顽疾得愈。又曰:合方中虽有麻黄一药,汝等勿虑其有发汗亡阳之弊,因“麻黄得熟地则通经络而不发表”(《中国医学大辞典》谢观论阳和汤),验诸临证,其言不欺。讲毕,学生啧啧称羡,用麻黄之疑亦随之冰释。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5524.html

相关推荐

沉香三味散(《普济方》卷二四二引《经验良方》。)治疗脚气初发。沉香三味散(《普济方》卷二四二引《经验良方》。)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沉香三味散(《普济方》卷二四二引《经验良方》。)的秘方制作方法,沉香三味散(《普济方》卷二四二引《经验良方》。)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脚气初发。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沉香三味...

VIP秘方 2025-09-12 0 1062

中医药服务唱主角

江苏镇江京口区健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腿脚不便的患者李阿姨正通过远程视频与自己熟悉的医生交流最近的病情。在这里,老百姓不舒服时不是立刻去医院排队挂号,而是先找自...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779

好心情与养生

湖南省岳阳市著名老中医王昌松(享年112岁),出生于一中医世家,10岁从父学医, 15岁独立行医,从医院退休后继续行医。这位在全国中医界享有声誉的老人,医术精,...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138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