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下肢常感寒须防病登门

初冬时节,下肢特别是脚部最易感到寒冷。这是因为人体下肢距离心脏较远,局部血流相对缓慢而造成的。然而有些人即使在气温并不太低、鞋子保暖作用也很好的情况下,仍常感到下肢寒冷、麻木,甚至在炎热的夏季也不例外。这种异常的下肢寒冷,往往是某种疾病的信号。引起下肢寒冷的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

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属于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病变,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动脉,其中以下肢更为多见,多发于男性青壮年。发病初期,大多表现为受寒后感到足部发冷、麻木、疼痛,走路时小腿酸胀、乏力。病情逐渐加重,则会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即走几步之后就感觉下肢无力,要停下来歇一歇)、患肢发凉、惧冷、麻木、疼痛加剧,尤其在夜间更为严重。



闭塞性动脉硬化:早期症状表现为患肢发冷、有麻木感,以及间歇性跛行,中期表现为患肢皮肤苍白、触觉减退、温,度降低、肌肉萎缩、趾甲增厚变形等,病变晚期可出现坏疽,且较为广泛。由于这种病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所以老年人、高血压及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要警惕该病的发生。



肢端动脉痉挛症:肢端动脉痉挛症又称雷诺氏病,是一种因血管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肢体末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表现为四肢阵发性发白、潮红和疼痛,通常会因寒冷刺激或情绪激动而诱发。这种病多发生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20—30岁。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这是由甲状腺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病变。如果是幼年时发病,则称为呆小病,患儿的身体发育与智力发育会严重滞后;成年时期发病,则表现为皮肤苍白而粗糙,四肢冷,有凹陷性水肿,伴有心动过缓等症状。

神经系统疾患:一些神经衰弱患者,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会出现持续性下肢寒冷感,同时还会伴有心悸、气短、多汗、腹胀、头痛、易疲劳、失眠等症状。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292.html

相关推荐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59

头面部疾病找“合谷穴”

《四总穴歌》里说“面口合谷收”,就是指人体面部及口部的疾病都可以找合谷穴治疗,《玉龙歌》也有“头面纵有诸般症,一针合谷效通神...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366

防治老寒腿 保护骨关节

老寒腿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俗称。人到中老年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是最容易老化的,老化后的膝关节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造成行动不便。因此,在寒冬到来之前,老寒...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739

药补三告诫 药补常用四法

药补既是一种保健方法,也是一种治病手段,主要适用于出现各种虚弱症状的疾病患者和因身体虚弱而采用食补未能奏效的亚健康人群。药补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症,关键在于因人...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58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