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脊髓空洞症、小脑共济失调症的临证运用

脊髓空洞症

本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 病,由于脊髓中心有空洞形成而 引起分离性感觉障碍、肢体瘫痪 和营养障碍等症状。起病缓慢, 多数在30岁以前起病,最早的 症状是两侧上肢对称性的节段 性痛觉消失(不知疼痛),温觉也 消失(手不知烫),而触觉保存 (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有的患 者从胸到脐无痛觉(针刺也不知 痛),但触觉存在。病情继续发 展,则出现上肢无力,手指伸不 开。有的患者还有手部出汗异 常、紫绀、水肿、指甲角化过度等 症状,严重者指尖可自动脱落; 有的患者下肢瘫痪,步履艰难; 有的患者面部感觉障碍,眼球震 颤,舌肌萎缩,言语不清,发音嘶 哑,同时还有全身无力,腰酸腿 软,手足不温,面色无华等。根据 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中医认 为属于肝肾亏损,气血虚弱。用 补肾荣脑法,常能使感觉功能得 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方药:黄芪30克,党参30 克,鸡血藤30克,茯苓15克,肉 桂6克,附片15克(先煎),远志 lO克,菖蒲10克,五味子24 克,女贞子30克,枸杞24克,巴 戟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 服7剂为1个疗程。

小脑共济失调症

本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慢 性疾病。人体任何一个简单的运 动,必须有主动肌、对抗肌、协同 肌及固定肌等四组肌肉共同协 调才能完成。这四组肌肉之作用 所以能够协调一致,乃由于通过 小脑等的参与,以调节运动的协 调和平衡,如果小脑等结构有了 病变,而使运动缺乏正确性,就 叫做共济失调。

小脑共济失调症通常在30 岁左右起病,病程进展缓慢,主 要表现为步态不稳(步行摇摆、 重心不稳),肢体动作失调,不能 作快速交替动作,手中所拿的笔 或筷可不自主地落掉。眼球震 颤,语音不清,记忆力减退等。

根据小脑共济失调症的表 现,属于中医“肾精不足”的范 畴。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通于 脑。肾精不足或惊恐伤肾,则眩 晕,行走不稳。患者多有肾阴虚 或肾阴阳俱虚之证,如耳鸣,手 足麻冷,畏寒肢冷,健忘等。治宜 补肾益精,健脑生髓。

方1(适用于肾阴阳俱虚 者):熟地30克,山萸12克,山 药30克,淮牛膝15克,巴戟12 克,五味子15克,远志10克,菖 蒲10克,肉桂6克,附片20克 (先煎),党参30克,石斛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为 1个疗程。

方2(适用于肾阴虚者):枸 杞30克,五味子30克,覆盆子 10克,菟丝子10克,巴戟10 克,远志10克,酸枣仁15克,沙 菀蒺藜12克,生龙骨30克,生 牡蛎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连服7剂为1个疗程。 (待续)(欧阳军)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0648.html

相关推荐

吴门医派对温病的认识 临床应用

吴门医派在以苏州为中心的我国江南地区孕育形成,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创立了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与临床体系,为中医治疗温病开辟了新路径。吴门医派对温病的认识元末明初...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88

羌活膏治疗小儿惊风痰涎。羌活膏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羌活膏的秘方制作方法,羌活膏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小儿惊风痰涎。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羌活膏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天麻半两,赤茯苓半两...

VIP秘方 2025-09-10 0 52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