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夏季心火旺 养津液防中暑调饮食

慎起居 夏季人体的心火旺,肺气衰,且太阳升得早,应晚睡早起;由于中午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所以中午最好不要外出;为了补充夜间的睡眠不足,应适当午睡。由于夏天暑热外蒸,人体皮肤的毛孔开放,出汗较多,最易感受风寒的侵袭,因此不可在露天、凉台或树下睡觉,以防因风寒湿邪侵袭而致病。

防中暑 人体因夏天天气潮湿闷热,皮肤毛孔若宣泄不畅,会使身体出现散热困难,如果热量积蓄过多过久,就会引起中暑。因此要避免在烈日下长期工作,及时给身体补充水分可帮助散热;也要避免久处空调房,使汗出不畅,阳郁于内,寒闭于外,如此不仅夏天易感冒,秋天还会变生它病。要勤洗澡,勤换衣。热水洗澡祛暑除湿的效果要比冷水更好。

养津液 按中医的理论,盛夏最易“大汗伤津”,伤津之后,由于“气随津泄”而导致气衰。因此夏季要多饮水,出汗多时要饮淡盐水。另外,夏天可用中药五味子掏碎煎服代茶饮用,治“气虚不敛,口渴多汗”。

冬病夏治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夏天是治疗秋冬病症的有效时机。一些因阳气虚弱而在秋冬季节发作的疾病,如慢性气管炎、哮喘、关节炎等,可在伏天用中药贴敷,或用艾灸温壮阳气,以达到驱除疾病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调饮食 《内经》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亦同法”之论。夏季不宜服用牛肉、羊肉、辣椒、荔枝、桂圆等温热性的食物,也不宜吃大量的冷饮。夏季因胃纳差,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瓜果、豆制品等,也可适当吃一些粗粮,以补充维生素B。夏季胃肠虚弱,消化功能减低,粥类食物炖煮糜烂,易于消化,同时,熬粥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的加入各种佐料,使其更能发挥中医的药性作用而达到对人体养生的效果。 (石恺)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8429.html

相关推荐

张仲景巧除沈槐心病

东汉时期,南阳有个誉满全城的名医叫沈槐,由于年近六旬无子嗣,慢慢地忧虑成疾,从此也不去为病人诊治疾病了,整天闷闷不乐、神志恍惚。家人请遍当地名医,均不能减轻他的...

养生秘方 2025-10-25 0 1760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风采录

编者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至今已涵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7个县。普查队员们不畏工作艰难辛苦,将工作激情和感受通过咏赞百草、歌颂伙计、...

养生秘方 2025-10-25 0 1866

乳痈促进脓毒消散 中医外治方

外治方成脓期应及时切排引流,溃后除引流外,还应外敷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中药,以促进脓收病愈。郁乳期及早使用外治方,可促进脓毒消散。1.中成药外治方①金黄散:金黄散...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208

中医药治疗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不愈。其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溏稀,常伴有脓、血、黏液和阵发性腹痛。脾胃虚弱型:大便溏稀,肠鸣浮肿,饮...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116

全国名老中医治胃痛方

处方:柴胡6克,白芍、党参、 炒山楂、炒麦芽、炒神曲各15克, 枳壳、黄芩、法半夏、鸡内金各10 克。加减:若疼痛较甚,加五灵脂 (包煎)、蒲黄(包煎)各12克...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46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