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古代女医之最

中华灿烂的文明史,既是男人创造的,也是女人谱写的,尤其在医学科技领域,妇女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辑录些许,以示敬意。
世界上第一个女医——义姁 她诞生在2000年前的西汉初期,是河东(今山西夏县)人,从小喜爱药草,十几岁就上山采撷新鲜中草药,捣烂给乡邻外敷治病。她虚心好学,医道颇深,因救活一个腹部鼓胀,奄奄待毙的病人而闻名遐迩。后被汉武帝召入宫中,任命为女侍医。
第一个做病理解剖的人——唐张氏 南北朝时,沛郡相县(今安徽濉溪)唐赐之妻张氏,贤惠聪颖,略懂医道。一天,唐赐从邻村喝酒回家后得了急病,腹痛难忍,吐出20余条虫,诊治无效,临终把张氏叫到床前,要她在自己死后作剖腹检查。张氏遵嘱,忍悲持刀解剖丈夫遗体,儿子唐副在一旁佐助。经解剖观察,发现唐赐内脏全部糜烂穿破(类似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此事刊录于我国《南史·顾恺之传》中,比世界史记载的首次病理解剖(1302年)还早800多年。可惜唐张氏因此被强加上“大逆不道”罪名,遭官府捕杀。
第一个著书立说的女医——胡愔 胡愔生活在唐代的太白山(今陕西眉县南),对养生长寿、吐纳导引有独特见解,她广泛搜集解剖资料,整理中医脏腑理论,编绘了一卷“披图而六情可见,开经而万品昭然”的《黄庭内经图》,使人体脏腑在图中得到形象的展现。
第一个女灸学家——鲍姑 她姓鲍名潜光(约309—363),晋代山西上党人。其父鲍靓任广东南海太守,通医术,她随之习医,长成嫁给著名道士葛洪,在浮罗山采药炼丹,治病救人。她创立灸法急救术,用艾线灸身,专治赘瘤、赘疣,闻名岭南地区,人称“鲍仙姑”。
第一个开创妇科的女医——谈允贤 谈允贤(1461—1556)是明代正德年间无锡人,自幼随祖母学医,治疗妇女疑难杂症,在民间设馆行医。她被召入宫廷,开创妇科,并建立女医制度。晚年将祖母传授的医术和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挑选31例妇科医案,写成《女医杂言》,成为治疗妇科病症的最早专著。(刘高潮)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335.html

相关推荐

乳痈促进脓毒消散 中医外治方

外治方成脓期应及时切排引流,溃后除引流外,还应外敷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中药,以促进脓收病愈。郁乳期及早使用外治方,可促进脓毒消散。1.中成药外治方①金黄散:金黄散...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208

中医药治疗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不愈。其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溏稀,常伴有脓、血、黏液和阵发性腹痛。脾胃虚弱型:大便溏稀,肠鸣浮肿,饮...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116

全国名老中医治胃痛方

处方:柴胡6克,白芍、党参、 炒山楂、炒麦芽、炒神曲各15克, 枳壳、黄芩、法半夏、鸡内金各10 克。加减:若疼痛较甚,加五灵脂 (包煎)、蒲黄(包煎)各12克...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463

古代医家认识到腹式呼吸有奇功

我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腹式呼吸有奇功,唐代名医孙思邈极为推崇腹式呼吸,常年坚持不懈,他每天于黎明至正午之间行调气之法,仰卧于床上、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拇指节,距身...

养生秘方 2025-10-24 0 1833

治疗粉瘤中医有方

粉瘤又称上皮囊肿,为一种良性瘤。中医认为,粉瘤病机为痰核留结症,乃痰气凝结而成。好发于头面部、项背部、臀部等部位,形状小者如豆,大者有如鸡蛋,表面光滑,边界明显...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20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