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心气通于夏 中暑证预防措施

暑热为夏至前的主要气候特征,由于心气通于夏,因此,气温适度升高对心气的功能活动有助益作用,这可以表现为刚入夏季,人们不但面色多数红润、有神采,而且较之春季,一般均心情愉快,精神饱满,这两种征象,是心气盛主血脉和主神志两方面功能正常的表现。

但随着气温的走高,当气温炎热到一定程度时,很多人就会出现心胸憋闷、心悸的症状,这同样是由于心气通于夏,暑热之气过盛,最易于伤及的也是心气。如果夏季气温过高,常会出现热死人的情况,经调查发现,那些热死的患者,一般是有心脏病史的人。因此,到了夏季,这一类患者的降温保护就格外重要。
夏季是自然界阳热之气最盛的季节,外邪之中以暑热之邪为主,但实际上,夏季的外邪最为复杂,可以表现为暑、湿、寒三种邪气分别伤人的情况。
这是因为,夏至之前,气候特点表现为以暑热为主的特征,夏至后则表现为湿热交蒸的特征。
同时,由于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要么贪图凉爽,过多地停留在阴风较甚之处,现代人则表现为长久的滞留在空调房间,吹冷气过久,反而导致寒邪从肌表腠理之间、关节腔隙之内侵入人体。
因此,夏季的外感证可以表现为暑热、风寒与暑湿外侵多种情况;同时,夏季的贪凉饮冷最易伤及脾胃,再加之湿邪内侵,脾胃受伤亦是其常见病症。具体而言可以见到以下病患:

中暑证
为夏季正邪侵人所致。可以出现在天气过度炎热,长久地在阳光曝晒之下的情况;或外界气温高,湿度大,无风,汗蒸发困难;或出汗过多,身体里水和盐大量排出,得不到及时补充,水盐代谢发生障碍;或身体过度疲劳,体弱多病等情况下。表现为头晕、大汗淋漓、突然晕倒甚或神志丧失等症状。
预防措施

只要见到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就应立即将其移至阴凉处,解开衣服,头部冷敷或冷水擦澡,多喝淡盐水或清凉饮料,可服人丹或十滴水等。一般而言,患者的不适症状会很快缓解。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2457.html

相关推荐

狐惑病 方以薏米赤豆当归汤于临床

狐惑病,乃湿热壅遏化毒所引起的一种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黏膜糜烂(溃疡)性疾患。西医所谓眼、口、生殖器(Behcet氏)综合征。临床上多以清热解毒、激素、维生素治...

秘方方剂 2025-11-01 0 1409

段富津:中医梦 方剂梦

梦,就是理想。我的中医梦,就是要把中医学术按照中医学的学术特点和本质特色去努力弘扬,让中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真正让中医药事业充分发挥她的作用,为全人类健康服务...

养生秘方 2025-11-01 0 1863

肉末炒番茄适用于肝炎患者

本治疗肝炎的偏方摘取自《小偏方.小食物治百病》一书,希望对您的病症有效,祝您早日康复。    肉末炒番茄  【原料】番茄150克,瘦猪肉50克,粉皮100克,酱...

精品偏方 2025-11-01 0 867

用于治疗皮肤病 方解肤光净

曾定伦,1947年生,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198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