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王伯岳麻杏石甘汤病案

  “辛温辛凉并用,风寒风热两解”以及“表里双解”的治法,是王伯岳先生用于小儿外感热症的重要治法,也为广大中医儿科临床医师所效法。现将朱师传承与应用王伯岳先生经验之麻杏石甘汤病案整理如下,与同道分享。

  戴某,女,6岁10个月,2012年6月6日初诊。患发热5天,伴咳嗽,咯痰,鼻塞流涕,微恶寒无汗,口稍干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稍干。既往有经常感冒发热病史,查体:体温39.8℃,咽稍红,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诊为外感发热:寒邪束表,里有郁热。治以解表退热,清肺止咳。

  处方:麻黄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先煎)10克,甘草10克,黄芩10克,蒲公英10克,芦根10克,鱼腥草10克,甘草10克,葶苈子10克,蝉衣10克,藿香8克,前胡10克,紫苏叶8克。3剂,每日1剂,煮后少量频服,汗出热退则停服。

  2012年6月8日复诊。诉服第一剂后汗出热退,体温36.8℃,精神改善,鼻不塞,现仍有少咳,咯少白稠痰,汗多,纳食一般,二便调,舌尖红,苔薄黄,脉滑。继以泻白散合二陈汤加减收尾,处方:桑白皮6克,杏仁6克,地骨皮6克,陈皮6克,法夏6克,茯苓6克,苏子6克,浮小麦10克,太子参8克,灸甘草5克,枳壳6克,桔梗6克,每日1剂,服法同前。4剂后痊愈,随访2周病情无复发。

  朱师常对我说:小儿外感之证多为寒热两感,小儿纯阳之体易寒从热化,里热偏盛则易热为寒闭。王老的寒温同用,表里双解的治疗方法十分有效。本案患儿发热微恶寒,无汗,乃热为寒束,口稍干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稍干为里有郁热。经方麻杏石甘汤辛温辛凉并用,宣肺清热,表里双解。方中配以清热解毒的黄芩、蒲公英、鱼腥草,疏散透表的蝉衣、藿香、紫苏叶、芦根,化痰止咳的前胡、葶苈子,加强表里双解之力,1剂则汗出热退。继泻白汤合二陈汤加味清肺化痰,健脾开胃调理而愈。

  朱师认为:麻杏石甘汤在小儿呼吸道发热疾病临床辨证加减关键要抓住寒热的轻重、表里的偏盛来辨证。表证为主则重在解表,用辛温、辛凉之法;表里相兼,则用表里双解之法。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1080.html

相关推荐

前列腺增生病 癃闭的辨证治疗

癃闭是指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疾患。其中以小便不利,点滴而少,病势较缓者称“癃”,以小便闭塞不通,病势较急者称...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72

两面针猪骨汤治腰肌劳损

方法:鲜两面针根100克(干品减半)和猪腿骨一根,加水同炖烂。每晚服1次,连服3个月。病案例举:林某,男,30岁。患者10年来反复发作腰部酸痛,天气变化或劳累后...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06

自诉耳鸣半年 天麻汤加减

鲍某,女,67岁,2014年4月19日初诊。患者自诉耳鸣半年,有白内障、气管炎病史,血压、血脂、血糖均无明显异常。患者现耳鸣,听力尚可,面色萎黄,眠差,噩梦纷纭...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78

石榴籽可治扁桃体炎

吃石榴时,最好连籽一起咀嚼吞食,因为石榴籽对消化不良有显著疗效。用石榴籽煎汁后含漱,可以防治口臭和扁桃体炎。发热、口舌干燥者,口臭者食用石榴可以缓解;石榴的外皮...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94

中医玄府理论与银屑病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润肤止痒乳外治银屑病血燥证机制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 复发性炎性皮肤病 [1] , 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43

春季上火口腔溃疡喝点藕汤

春季气候干燥,人们易受到上火的困扰,口腔溃疡、便秘等问题较为常见。喝点藕汤治疗口腔溃疡,效果十分不错。专家介绍,藕有清热生津、润肺止咳等作用。含大量的维生素C和...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1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