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郑氏之论处方治喷嚏频频

  笔者的三姨,40岁,频频喷嚏,常数十分钟不止,甚是苦恼。早晨与傍晚为甚,中午少闻,天气暖和时亦少。平时六脉俱沉,舌淡红薄白苔,不发热,其他均无异常。

  从生活习惯思,她长时间用冷水洗衣服,水寒之邪从拇指之端(少商穴)循肺经逆行袭肺;而肺主一身之气,肺宣降不利,故喷嚏频频。《伤寒论》:“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笔者因其脉沉,故用小青龙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服2剂后症状丝毫未轻。

  笔者不明所以,数日后读郑钦安《医理真传》,如获至宝。

  郑氏曰:“外感之清涕、忿嚏与真气不足之清涕、忿嚏不同。外感之清涕、忿嚏,则必现发烧、头疼、身痛、畏寒、鼻塞之情形;真气不足之清涕、忿嚏,绝无丝毫外感之情状,况又服解散药不愈,更为明甚。法宜大补先天之阳,先天之阳足,则心肺之阳自足,心肺之阳足,则上焦之津液必不致外越也。”遂遵郑氏之论处方。

  方药:炮附子30克,干姜20克,炙甘草15克,桂枝30克。5剂,水煎服,大火煮开后,再用小火煮45分钟(因药味较少,故炮附子没有先煎,采用同时长久煎煮之法,下同)。

  嘱用陈艾煎水加少许食盐泡脚,坚持每晚一次。内服外洗后喷嚏频率明显减少。因嫌煎煮中药麻烦,大概半月许未服药。后天气渐凉,又觉全身冷渗,遂来求方医治,仍见六脉俱伏。

  处方:炮附子30克,干姜30克,炙甘草30克,桂枝30克,吴茱萸10克。10剂,水煎服,大火煮开后,再用小火煮45分钟。

  10剂未服完,喷嚏已基本消失。冬至过后,天气愈发寒冷,但喷嚏未发。

  按:此方乃四逆汤加味而成,五脏六腑之阳皆能温通。炮附子补肾之阳,干姜补肺、脾之阳,桂枝补心之阳,吴茱萸补肝之阳(肝为刚脏,故剂量最小),炙甘草“伏火”(见《医理真传》)。

  本案无表证,脉沉伏,若无喷嚏之症,选用四逆汤毫不犹豫;但以喷嚏为主症,则易迷惑,因喷嚏多见于外感风寒,一里(脉)一表(证),实难决断。

  分析首次诊治无效有二因:一是脉沉但不发热,麻黄细辛附子汤证委实不存在;二是处方中有麻黄之发散真阳,白芍、五味子之阴药阻阳,且姜附剂量较小(均为10克),尽管方中也含有四逆汤之组成,但整体上有违八纲辨证。

  经治此案,笔者对郑氏之论又多感悟:见于外感风寒者,喷嚏是人体抗邪的一种自卫反应,喷嚏过后,肺气暂时获得宣通,故鼻塞诸症可缓解,人也能舒服一点。想打喷嚏而打不出来才是最难受的。而两次之间有时间间隔,故不会太频,且脉必浮。见于真阳不足者,喷嚏频频,一个接一个无间断,苦恼无比。

  山东中医药大学姜建国教授主张用“常变观”研究《伤寒论》。笔者此处借用之认为,外感风寒之喷嚏多见,属常;真阳不足之喷嚏少见,属变,故被称为“郑火神”之钦安,也要用发散药之效与不效来鉴别。(姚文轩)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0930.html

相关推荐

进补可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体内广泛的结缔组织存在非化脓性炎症,多个器官可受累,临床常有发热、乏力、肌肉及关节疼痛和各器官受损害所引起的相应表现。药...

养生秘方 2025-10-31 0 1461

“寒温统一”治热病危急症

寒温分离有误区  待到温病学术大发展,在热病临床大放异彩,后之学者,又只知有温病,不知有伤寒,再一次走进了偏见的胡同,并越走越远。把温病独立成门派,造成割裂寒温...

秘方方剂 2025-10-31 0 2596

益气温阳中成药治疗变应性鼻炎

两组各60例。治疗组肾阳虚轻证用肾气丸(《金匮要略》方,含干地黄、山茱萸、山药、附子、桂枝等);重证用十全大补丸(含上方成分,加鹿茸、五味子。均用10克,每天3...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849

治疗外感咳嗽方法 典型病例体会

运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治疗276例,其中男90例,女 186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8个月,最短5天,平均...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184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