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李振华:儒医人的楷模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借用诗人藏克家此说,国医大师李振华先生虽然去世三年了,但他仍然活在我们心中。首届国医大师李振华(1924—2017),原河南中医学院院长、终身教授、主任中医师,首批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李振华生前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7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学术造诣精湛,擅治急性热性病、脾胃病及疑难杂症。其一生硕果累累,桃李满天,德艺双馨,仁心为本,济世德全。电影《精诚大医》即以先生为原型拍摄而成。
李振华出身中医世家,饱读经书,年少即随父李景唐习医,闻着药香长大,伴着捣药声读书,而尽得其传。其渊博之学识,深邃之思想,缜密之逻辑分析和铿锵有力之语言,无不让人折服。李振华从医七十余载,勤求博采,善于继承,敢于创新,理法方药丝丝入扣,常效如桴鼓。
李振华将其一生之经验总结为“勤、恒、博、精、悟”五字,传授给弟子,对众多后学者影响很深。李振华晚年专心于脾胃病的治疗和专题研究,提出了“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九字治法要诀,且疗效甚佳。他常讲,中医人必须要树立牢固的中医思维,做一个铁杆中医人。他最担忧的是中医将亡于思维,提出了中医思维根源于中华文化之源——河洛文化,这也为河洛中土学术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根基。
李振华晚年虽身在病榻,强忍病痛,仍对中医热情不减,为国为民的赤心不改,仍像勇士战斗在一线,为患者祛疾除病。他德高艺精,传道授业孜孜不倦,教诲弟子们医理精研,临证查机,思维缜密。老师的谆谆教诲至今仍在我耳边,且记于心,且行于事。
李振华老师诲人不倦,启迪后人,特别是他一辈子钟情的中医教育事业。他提倡“三做三立”,即:做人要立德,立德要做明德人;做事要立功,立功要立千秋功;做学问要立言,立言要立万世言。
李振华老师为振兴中医药事业无私无畏,鞠躬尽瘁,对中医大爱无疆的情怀是后辈学习的典范。我们要学习他不惧行岐黄路之艰险,研岐黄术之精湛,传岐黄业之宏大。恩师千古,永垂不朽!(刘爱华)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034.html

相关推荐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3

乳痈促进脓毒消散 中医外治方

外治方成脓期应及时切排引流,溃后除引流外,还应外敷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中药,以促进脓收病愈。郁乳期及早使用外治方,可促进脓毒消散。1.中成药外治方①金黄散:金黄散...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208

中医药治疗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不愈。其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溏稀,常伴有脓、血、黏液和阵发性腹痛。脾胃虚弱型:大便溏稀,肠鸣浮肿,饮...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116

全国名老中医治胃痛方

处方:柴胡6克,白芍、党参、 炒山楂、炒麦芽、炒神曲各15克, 枳壳、黄芩、法半夏、鸡内金各10 克。加减:若疼痛较甚,加五灵脂 (包煎)、蒲黄(包煎)各12克...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463

古代医家认识到腹式呼吸有奇功

我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腹式呼吸有奇功,唐代名医孙思邈极为推崇腹式呼吸,常年坚持不懈,他每天于黎明至正午之间行调气之法,仰卧于床上、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拇指节,距身...

养生秘方 2025-10-24 0 183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