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李振华:儒医人的楷模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借用诗人藏克家此说,国医大师李振华先生虽然去世三年了,但他仍然活在我们心中。首届国医大师李振华(1924—2017),原河南中医学院院长、终身教授、主任中医师,首批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李振华生前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7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学术造诣精湛,擅治急性热性病、脾胃病及疑难杂症。其一生硕果累累,桃李满天,德艺双馨,仁心为本,济世德全。电影《精诚大医》即以先生为原型拍摄而成。
李振华出身中医世家,饱读经书,年少即随父李景唐习医,闻着药香长大,伴着捣药声读书,而尽得其传。其渊博之学识,深邃之思想,缜密之逻辑分析和铿锵有力之语言,无不让人折服。李振华从医七十余载,勤求博采,善于继承,敢于创新,理法方药丝丝入扣,常效如桴鼓。
李振华将其一生之经验总结为“勤、恒、博、精、悟”五字,传授给弟子,对众多后学者影响很深。李振华晚年专心于脾胃病的治疗和专题研究,提出了“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九字治法要诀,且疗效甚佳。他常讲,中医人必须要树立牢固的中医思维,做一个铁杆中医人。他最担忧的是中医将亡于思维,提出了中医思维根源于中华文化之源——河洛文化,这也为河洛中土学术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根基。
李振华晚年虽身在病榻,强忍病痛,仍对中医热情不减,为国为民的赤心不改,仍像勇士战斗在一线,为患者祛疾除病。他德高艺精,传道授业孜孜不倦,教诲弟子们医理精研,临证查机,思维缜密。老师的谆谆教诲至今仍在我耳边,且记于心,且行于事。
李振华老师诲人不倦,启迪后人,特别是他一辈子钟情的中医教育事业。他提倡“三做三立”,即:做人要立德,立德要做明德人;做事要立功,立功要立千秋功;做学问要立言,立言要立万世言。
李振华老师为振兴中医药事业无私无畏,鞠躬尽瘁,对中医大爱无疆的情怀是后辈学习的典范。我们要学习他不惧行岐黄路之艰险,研岐黄术之精湛,传岐黄业之宏大。恩师千古,永垂不朽!(刘爱华)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034.html

相关推荐

《中医藏象辨证学》名家书评荟萃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重要的特征与精华,从《伤寒杂病论》首开先河,到历代医家不断弥补丰盛,每一步的行进都是前贤很多汗水的结晶。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育名师、南京中医药大...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82

经脉系统 中医经络学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和气功学的理论核心,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学说。 经络,是人体运...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89

太医难当与医而升官

清代太医院基本上承袭了明代的编制和职能,除了负责宫廷人员的看病诊治外,还要负责皇帝有关医疗事务诏令的贯彻落实,医生的培训考试等工作。太医院的主要职责是侍直,即在...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06

中医名方治愈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在呼吸系统疾 病中较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 痰或伴有喘息,以及反复发作慢性 过程为特征,西医治疗以解痉、脱 敏和抗感染为主,达不到最佳治疗 效果。...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03

难忘家乡的“中医仙”

我自18岁当兵离开家乡至转业,一直在城里工作、生活,30多年来很多往事都淡忘了,但对儿时家乡的“中医仙”却甚为感激、难以忘怀。我的家乡河...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17

生姜治病神医折服

传说很久以前,天宫神医吕纯阳曾装扮成游方道士到人间采药。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庄,见路边一老婆婆手捂肚子翻滚呻吟,即从葫芦里倒出3粒药丹给老婆婆服下。不料,老婆婆服...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3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