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顺应春时 调养有度

  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季节的交替和寒来暑往气候的变化,万物随之有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人与自然是有机结合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生命活动现象受自然界变化的影响,与环境相互通应。人生于自然,依存于自然。为了提高生命质量,更好地顺应自然,先人智者总结归纳了天人相应的经验之法。

  必先岁气

无伐天和

  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气候变化。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体的气血运行及生理功能活动也会出现相应的改变。了解每一季节的气候变化特点,进行养生防病,十分重要。这就是《内经》中所说的“先立其年,以明其气”,即通过分析气候变化规律,明确每年气候变化总体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调养,才能收到理想的养生效果。

  养生首先要了解这一年气候变化上的特点,即“必先岁气”。其次,要注意自然界季节气候特点与人体生理病理之间的关系,不要干扰或损害人体的主动调节能力,即“无伐天和”。这种密切注意季节气候变化与人体功能活动之间的通应关系,根据气候特点而指导养生主张,是中医学的整体观、恒动观以及天人相应思想在养生防病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如2008年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气温偏高,夏季天气炎热,而且时常寒热交替,气温变化剧烈。炎热会在人体内产生火热之邪。五脏之中,心属火,肺属金。火邪内通于心,火克金,所以人体中的心和肺,最容易受到火邪侵犯。因此火热之年最宜清心,补肺。

  清心

做到调节情志,避免焦虑、急躁、悲愤、紧张等刺激,以防五志化火。饮食上可选食选食莲子、绿豆、苦瓜、西瓜、鲜蒲公英等。

  补肺

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劳大汗。饮食上,宜多饮温开水,可选食梨、桃、桔梗、鲜百合等。注意加减衣物,谨防外邪侵表引发感冒、咳嗽等疾病。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内经》中特别强调,人类养生必须掌握、顺应自然界一年四季气候变化规律而进行适时养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已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一年之中,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季阳气渐升,至夏季阳气最盛,秋季阳降阴长,致冬季阳气潜藏阴气最盛。

  四季之中,春主生发,夏主繁盛,秋主收敛,冬主闭藏。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人体中的气血运行、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及病理变化也会相应地随时受到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在春季要养生气,夏季要养长气,秋季要养收气,冬季要养藏气。对于养生而言,春夏属阳,人体阳气属于生发旺盛状态,此时尤其要重视温补阳气;秋冬属阴,人体的阳气属于收敛闭藏状态,阴处在生长状态,此时养生应当更加重视养阴精。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具体的养生方法,广涉衣食住行、精神情志等各个方面。

  人们常说“春捂秋冻”,这是有道理的。春捂,就是指在春天到来时,不要过早减少衣物,应该更加注意保暖。通过“捂”而使体内的阳气充盛,以利于阳气的生发。实际上,这是保护阳气、春季养阳的最简单有效的做法。秋冻,是指在秋天到来的时候,不要着急添加衣物,应该让身体通过“冻”而感受到秋天的凉爽,使在表面的阳气收回体内,这就有利于人体阳气能够顺应秋收之气收藏起来,以助阴生。因为秋天是阳气收敛,阴气渐盛的时节,如果过早过多地添加衣物,就容易使人体内阳气偏盛,热盛于内会迫使阴津外泄,导致出汗多而耗伤人体阴精。同时,也不利于锻炼人体的耐寒能力。所以在初秋天气渐凉之后,应当尽量让身体适应寒冷的气候变化,逐渐添加衣物避免出汗多,这也是能够保护阴精,符合秋天养阴原则的有效做法。可见,“春捂秋冻”一词,是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原则的指导下提出的。

  顺应春时

调养有度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正二三月为春,从立春起止于谷雨。春季的三个月中,是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天地间的生发之气萌动,自然万物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人们在春季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早睡早起,锻炼身体

春季万物复苏,空气清新。入夜后早入睡,清晨时早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缓解春困。选择恰当的锻炼身体方式,以活动四肢、形体。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在开阔地或公园中舒缓散步。尽量让头发蓬松自然,衣服宽松舒适。在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气息,使人心情舒畅,轻松愉悦,助阳气生发。

  尊重自然,维护生态

人类要懂得尊重春季自然万物日新月异的生长,欣赏万物生发的繁茂景象。踏青,也称游春,自汉代便有此习俗。如今,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时候,聚集亲友,走近自然。寄情于山水之间,
呼吸着清新空气,欣赏着宜人景色,心情自然得到了放松。天人和谐,生态平衡,方能人得康寿。

  顺应肝木,疏肝健脾

春季是木气当令时节,气候温而多风,春气内通于肝。所以当自然界春季生发之际,人体肝气也旺盛。如果不顺时令易致肝失疏泄,常出现心情抑郁,烦躁易怒,目赤肿痛,乳胁胀痛,口苦咽干,善太息等症状。这种情况持续到夏季,容易木胜乘土,出现腹痛、腹泻等脾胃病变表现。所以要顺应肝木之性,选用疏肝理气、健脾调胃之法来防范。

  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之说。新春伊始,要顺应春时进行调养,使身体从春季就及早进入最佳状态。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8538.html

相关推荐

放化疗恶心如何调饮食

读者问:我伯父患癌症,正在进行化疗。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味觉改变等症状。请问,饮食上该做何调整?云南大理张先生专家答:肿瘤患者恶心、呕吐、味觉改变等的原因多由肿...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281

迁徙过冬有讲究

人进入老年,生活多有不便,而且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原有的家政服务已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事实上,从最近这些年开始,每进入冬季,寒冷干燥日渐明显,一些经济条...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574

坚持三动 有乐有为

——记江苏86岁离休干部吴辛的养生经在江苏无锡惠山脚下的空军干休所,住着几十位离休干部。他们虽然经过战争年代艰难困苦的考验,且早已步入耄...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577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调养与食疗

老年人由于股骨颈部的骨质萎缩、疏松,轻度间接外力即可导致骨折。不少老年人体弱,多同时合并有高血压病、心脏病、哮喘、糖尿病等。伤后又因较长时间的卧床及被动体位,血...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099

《伤寒论》百家争鸣有利于学术发展

论及《伤寒论》很难回避六经的问题,历代学者对六经的实质说法各执一词,有以标本气化立论者、有以脏腑经络立论者,有六经地面学说、有六经阶段学说,诸家各有依据。百家争...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945

万金丸治疗时气。万金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万金丸的秘方制作方法,万金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时气。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万金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木香1两,干姜1两(炮),大...

VIP秘方 2025-09-11 0 24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