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修心养生十字妙法 澄清养生四大误区

第二届国医大师干祖望今年102岁了,干老养生有道,八十多岁时能大气不喘地爬16层楼去病房诊病查房,能连续站立3小时作学术报告;九十多岁时能为患者疗伤诊病,步行数里;年近百岁还能看书读报、撰写文章;干老百岁生日时,依然神清气爽,思路清晰,讲话声音洪亮。这些都与干老的养生之法有关,我们一起听听他总结的养生方法吧。

修心养生十字妙法

笑 笑是保健养生的第一法宝。俗话有“一笑解千愁”之说。诗人陆游也说过“一笑失百忧”,“一笑解容衰”。

叫 老人最忌孤独和内向。 杜甫的诗“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父亲不给儿子吃饭,儿子可以在门口大叫大闹。反过来儿女不赡养老人,老人也可主动表达。主动宣泄,能令郁气一泄而光。干老年轻时是有名的票友,年老时说话仍中气十足,与好叫好唱不无关系。

钓 狭义的钓,仅仅指有益趣的钓鱼,钓鱼能养心、养性。广义的则一切有益于老人身心的活动都属“钓”的一类,如诗书棋画之类。干老说就拿狭义的钓鱼来讲,东汉隐士严子陵,垂钓于富春江,至今留下了严陵濑和钓鱼台。周姜子牙垂钓于渭水河边,在80岁那年还钓到一个丞相的大官。而且这两个以钓鱼出名的人,都享有高龄遐寿。

俏 老来俏。老年人的衣着应该花俏而高雅一些。《战国策·齐》载:邹忌修八尺有馀,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纵然邹老头身长貌秀,但没有“朝服衣冠”这身漂亮的衣服也不会太美的。邹老头穿了漂亮的衣着,当然要照照镜子,一照之下,竟是顾影自怜,怪不得唤他老伴来对美评价了。现在21世纪新时代的老人,更应该穿好。事实证明,年老而衣着花俏一些,非但精神上可以返老,而且形态外貌上也能还童。

掉 即掉价,而且还要自己及时的掉价。人嘛,本来就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坦然承认自己是已黄之珠,即可心平气和地掉价。不要一味追忆怀念当年的一呼百诺,出入小汽车,抑郁于现在的“门庭冷落故人稀”。如若还端着昔日的架子,死活不肯掉价,心情怎会畅快,又何来保健养生可言。

充 充实的内心世界。诚如《孟子·尽心下》所谓:“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精神生活富足,自然内心愉悦,心灵强大。

空 一切欲望要空。也就是包括享受在内的一切欲望与要求要空,向佛教的“五蕴皆空”靠拢,什么都不想、不要。在欲望上空了,反过来,内心上更充实了。

聋 就是塞耳不闻天下事。战国时的慎到,早就教人养生之道中的一个聋字,谓:“不瞽不聋,难作阿公。”就是说你想做一个长寿的阿公,必须装聋作哑。

雄 英雄气概之谓。我们保健养生所需要的是在心灵上“恬淡无烦”,绝对不是精神上“萎靡不振”。还是要雄才不减、雄姿永驻、雄风长在。否则的话,尽管锦衣华服,恐怕也俏不起来。

通 就是要想得开,想得通。把所有事物,如什么冤屈之感都要想开些,这叫“通真达灵”。小事情视而不见,则什么麻烦也没有,这叫“通权达变”。任何再难不过的事,只要你想得通,即可“天堑变通途”,也就是“通衢广陌”了。如用我们中医行话来说,叫“通则不痛,不通则痛”。

澄清养生四大误区

重视“不足”,不见“有余”

不足或有余,都是失去平衡。在物则倾,在人则病。应补其不足,去其有余,使之平衡。人们在养生之道方面,总认为“不足”是首位,因此常常“补其有余”而造成火上浇油的反作用。

将养生误为滋补

许多人把“滋补”与“养生”作为同义词,这是十分危险的。小虚大补,不虚进补的盲补不可取。

过分强调休息

有人认为“休息有益,操劳有害。”其实过度的或不恰当的劳或逸,都是有害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身勤则强,逸则病。

强调尽兴而损健康

适当的兴致对人的心身有好处,但过分“尽”则物极必反,如过喜伤心。宜少情欲,节声色,薄滋味。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7617.html

相关推荐

疏通经络少生病

经络是人体防治疾病和保健的总调控系统。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之一,人体的经络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才能气血充盈,五脏六腑...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1774

养生重养心快乐度晚年

—记北京9 1岁老人孔广海的养生经验在北京邮电部有个人见人敬的退休老干部,他就是孔广海老人。孔老1920年出生在宁波,曾就读于厦门大学,毕业后到北京...

养生秘方 2025-10-31 0 1410

调养肝脏 保持体内萌生的阳气

春季时体内的肝胆经脉旺盛活跃,若能在此时好好调养肝脏,便可以增强免疫力,让身体一年365天都维持在最佳状态。中医里所说的“肝”,包括了肝...

养生秘方 2025-10-30 0 286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